山僮言游客放歌折花者戏答之(其一)

有例何曾问主君,六么三雅任斜曛。

主人总在茅檐底,唱遍龟兹也不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对比主人与客人的行为,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主人与客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诗中的“有例何曾问主君”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礼节的反思,暗示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主人应有的尊重。接着,“六么三雅任斜曛”描绘了客人在傍晚时分,自由自在地弹奏音乐,享受着自己的乐趣,而这种自由与放松与主人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

“主人总在茅檐底”一句,形象地勾勒出主人的形象,他们可能在屋檐下默默等待,期望客人能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表现出主人的期待与无奈。最后,“唱遍龟兹也不闻”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主人的歌声无人应和,无论是多么动听的音乐,都无法引起客人的注意,这既是对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巧妙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主人与客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所蕴含的人性与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衡阳曾生万里问奇实无奇可问也于其归口占赠之(其一)

落魄书生纵酒徒,久抛符印着潜夫。

而今对汝机关别,但语胸中一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衡阳曾生万里问奇实无奇可问也于其归口占赠之(其二)

悟得从前字字非,临岐无泪可沾衣。

碧天云尽都如洗,不碍衡阳春雁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七夕病中(其一)

病骨萧然一叶秋,疏帘不卷绛河幽。

茶瓜酒果从无分,不起人天两地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七夕病中(其二)

邻家乞巧候天孙,月转参横不掩门。

拙癖病来逾自爱,卧陪孤影度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