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明经乔迁之山左二章(其一)

无端橐笔走他乡,消尽雄心两鬓霜。

豪辨惊人原是郦,暮年作客总怜王。

天边白雁愁秋雨,眼底黄河送夕阳。

倘向五峰寻旧碣,未须交臂失灵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燮在异乡漂泊的感慨与对友人郑明经乔迁至山东的送别之情。首联“无端橐笔走他乡,消尽雄心两鬓霜”表达了诗人因工作或命运所迫,不得不远离家乡,岁月流逝,两鬓斑白,雄心壮志逐渐消逝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豪辨惊人原是郦,暮年作客总怜王”运用典故,以郦道元和王维为例,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晚年漂泊他乡,对友人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颈联“天边白雁愁秋雨,眼底黄河送夕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愁的氛围,白雁在秋雨中飞翔,黄河在夕阳下流淌,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尾联“倘向五峰寻旧碣,未须交臂失灵光”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寻找过去的记忆时,也不应失去内心的光明与希望,寄寓了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送郑明经乔迁之山左二章(其二)

河山万里雁东翱,石掌嵯峨接汉高。

三观曙收天阙雾,五松寒答海门涛。

漫容停辙悲歌凤,好与游仙快策鳌。

记取滋阳驱马地,桃花春雨满征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北风吟

是何惨慄何蹶张,若十万军驱咸阳。

涛声泄虚尾闾动,尘头匿日天门荒。

烟莎蛰根木叶尽,饥鸿折翼哀鸮翔。

肃然万户警宵火,但思一息回阳光。

上苍煊赫正刑赏,雷迅电怒皆吉祥。

无或践理顺时命,力贪雨露宁非殃?

所悲饿殕塞衢陌,甚于兵燹相击?。

金钱满地等灰楮,白肉成骨白骨黄。

谁家楼阁在云杪,清歌如雪笙管飏。

穷生力拙徒悒怏,举杯且酬梅花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哀雁

海上之雁尔何来,上飞下飞相徘徊。

自云朔方岁饥苦,欲托残生到南土。

南人苦旱如北潦,江芦洲笋多枯槁。

富家有粟仓廪闭,贫户有鸡卖无地,曷安尔身为尔计。

海上穷兵善矰缴,将得尔肉谋一饱。

不则流落江南乡,千里愁云迷故道。

雁乎尔归兮归尚早!

形式: 古风

谁家七岁儿

谁家七岁儿,弃置墟墓旁。

昨见好白晰,一夕肌肤黄。

乾号若蛩咽,血色围两眶。

伏地齧枯草,根劲牙不强。

野犬过频嗅,跳跃求其僵。

蠕蠕尔何活,早死还匪伤。

连村什佰户,迭岁遭疫荒。

东邻颇安饱,尚忧三日粮。

收鬻往犹易,自顾今不遑。

行人问乡里,南北指渺茫。

爷死弃厓谷,有娘非我娘。

昨从丐人去,流落知何方?

咄哉朱门儿,绣褓金辉煌。

得饵更索乳,娇泣怀中藏。

赤子何良诈,天壤分咎祥。

乱木郁昏惨,斜日风头抢。

雏乌抱枝泣,今夕多严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