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溪夜泊

载酒㩦琴访翠微,前村灯火对渔矶。

孤舟自傍芦花宿,老鹤应疑道士归。

明月满前春树冷,好山犹在主人非。

百年心事同流水,半夜闻鸡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烂溪夜泊》描绘了一幅夜晚泊于溪边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哲思。

首联“载酒㩦琴访翠微,前村灯火对渔矶”,开篇即以“载酒”、“㩦琴”、“访翠微”、“前村灯火”、“对渔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酒与琴是文人雅士常有的伴侣,而“访翠微”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前村灯火对渔矶”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温馨,仿佛是人间烟火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存。

颔联“孤舟自傍芦花宿,老鹤应疑道士归”,通过“孤舟”、“芦花”、“老鹤”等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孤独与寂静。孤舟独泊,芦花为伴,老鹤似乎在疑惑道士的归来,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颈联“明月满前春树冷,好山犹在主人非”,将画面推向了更加深远的意境。明月洒满前路,春树虽冷,却依然生机勃勃,好山依旧,但物是人非。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尾联“百年心事同流水,半夜闻鸡泪满衣”,以“百年心事”与“流水”相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而“半夜闻鸡”则引出了诗人因感怀而落泪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光、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体而言,《烂溪夜泊》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6)

袁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表,后改名黄,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故一作吴江人。明代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 字:庆远
  • 籍贯: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
  • 生卒年:1533年—1606年

相关古诗词

浔江夜泊

浔阳江上鹧鸪啼,茅屋青灯隔水西。

独坐孤篷伤往事,寒鸦飞尽楚天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林居

帘捲东风日未斜,松蹊竹径野人家。

空庭寂寞无人到,閒看黄鹂啄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人南归

落日骊歌酒一觞,大河明月引归航。

离情恰似东流水,一路随君到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宫词

绣得鸳鸯不上衣,懒临青镜画双眉。

閒来女伴低声唤,同往南宫看奕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