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十二首(其三)

匈奴约和亲,边烽昼不举。

士卒渐忘战,军中罢超距。

盘跚弄婴儿,拍手学蛮语。

草间骑羝羊,引弓射鸟鼠。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边词十二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和平时期边境景象。诗中通过“匈奴约和亲,边烽昼不举”展现了边疆与匈奴达成和亲协议后,烽火不再日夜燃烧,象征着边境的安宁。接下来的诗句“士卒渐忘战,军中罢超距”反映了士兵们在长期和平环境下逐渐淡忘了战争,军事训练也变得松弛。

诗人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士兵们的日常生活:“盘跚弄婴儿,拍手学蛮语”,形象地刻画出他们与当地民族和谐相处,甚至学习对方语言的情景。最后两句“草间骑羝羊,引弓射鸟鼠”则展现出士兵们在闲暇时的轻松与自然,狩猎活动回归到基本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疆和平时光为背景,展现了士兵们从紧张备战到和平生活的转变,以及人与人、民族之间的交融,体现了明朝边疆治理下的一种和平景象。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词十二首(其四)

秋风试鸣镝,忽见孤飞雁。

一矢铩其羽,遥堕前山涧。

众谓南来鸟,足有帛书绾。

策马往视之,野火新烧栈。

形式: 古风 押[谏]韵

边词十二首(其五)

九月未授衣,十月边霜凛。

士卒夜苦寒,独抱雕戈寝,欲诉霍嫖姚,无奈生贵甚。

穿域正蹋鞠,阳春生兽锦。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边词十二首(其六)

结发在边境,姓名匈奴识。

大小七十战,身若凌空翼。

幕府功不报,封侯无消息。

醉尉夜呵人,道傍行不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边词十二首(其七)

仗钺出雁门,踊跃万人靡。

为国敢顾家,誓众唯有死。

金鼓声不哗,旌旗色何起。

不系五单于,无颜见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