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书事(其四)

北海何人到,西天此路通。

寻经舍卫国,避暑醴泉宫。

盛夏不挥扇,平时常起风。

遥瞻仙仗簇,复有彩云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梵琦在元末明初时期,游历至遥远佛教圣地的壮阔旅程。诗中以北海与西天的对比,象征着对佛教圣境的向往与追求。"何人到,此路通",既表达了对先贤高僧的敬仰,也暗示了对未知旅途的勇敢探索。

"寻经舍卫国,避暑醴泉宫",诗人通过想象中的行程,展现了对佛教经典之地和清凉避暑之所的向往。舍卫国是佛陀弘法的重要地点,而醴泉宫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心灵的宁静与清凉。

"盛夏不挥扇,平时常起风",这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盛夏时节不需扇子,反衬出清凉之境的自然凉爽;平时常有清风,寓意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遥瞻仙仗簇,复有彩云笼",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遥望圣境时的景象,仙仗簇拥,彩云缭绕,既体现了对神圣之地的敬畏,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梵琦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与追求,也蕴含了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3)

梵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字:楚石
  • 籍贯:浙江象山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开平书事四首(其四)

夜雪沙陀部,春风敕勒川。

生涯惟酿黍,乐事在弹弦。

不用临城将,何须负郭田。

双雕来海外,一箭落天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开平书事(其六)

野外山横塞,天涯水绕羌。

登高一俯仰,即事几炎凉。

日晚雕声急,冰寒马足伤。

我怀增感慨,谁与细平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万里

万里故乡隔,扁舟何日还。

黄云蓟北路,白雪辽西山。

马倦客投店,鸡鸣人出关。

吾思石桥隐,绝顶尚容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津

月满潮来盛,天空野望低。

树侵吴甸北,帆入楚江西。

俊鹘秋方下,慈乌晓更啼。

即看霜露及,风景色凄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