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一)

邹鲁风今到海滨,三年吹暖八闽春。

诸生莫错马融帐,天下能谈郭泰巾。

文选楼高经见月,罗浮秋远旧无尘。

临歧独有低垂处,如许当时第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宋湘所作,名为《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邹鲁之风跨越地域,吹拂至海滨,使得福建大地在三年间焕发出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诗人以“吹暖”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化雨般的影响力,寓意深厚。

接着,诗人提醒在场的诸生们,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应当珍惜如同马融讲学时的良师益友,因为这样的机会如同天下名士郭泰所佩戴的巾帽,珍贵且难得。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增强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文选楼高经见月”,一句描绘了文选楼的高耸与夜晚明月的映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这不仅赞美了文选楼的建筑之美,也暗示了其中蕴含的知识与智慧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辰,指引着学子前行。

“罗浮秋远旧无尘”,则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罗浮山的秋色远眺,仿佛一片清新的画卷,没有一丝尘埃,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临歧独有低垂处,如许当时第一人”,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感伤之情。在分别之际,诗人的心灵深处仿佛只有低垂的思绪,如同那位曾经的第一人,留下了深深的怀念与敬仰。这句话既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相遇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教育、知识、自然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二)

落拓深惭国士知,六年席帽此头皮。

春风不厌无花果,夜雨还留失着棋。

路向紫阳寻道脉,天低南斗引旌旗。

马前咫尺家山近,梦逐星轺过岭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月廿九日女弟洁晬盘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

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

晬盘设地席,百玩任纷投。

妇佩宜箴管,女贽重枣修。

提挈透春葱,喃喃笑语稠。

博得堂上欢,靧面桃花浮。

余时方总角,兄长京洛游。

念兹设帨辰,千里隔莱州。

阿姊性亲爱,喜得雁行俦。

名成双博士,阃德著和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步顾晴芬学使臬署赏荷韵

登高望黔山,四面皆丛麓。

安得半亩池,引水通屈曲。

城西有官衙,方塘烟景足。

繁花簇锦红,茂树连云绿。

午日荫高槐,清风响翠竹。

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颦蹙。

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

芙蓉出碧沼,对镜影相续。

疑是浣纱人,临流叠霜縠。

家君有新诗,不厌百回读。

学只爱趋庭,因思成小筑。

匪材愧樗栎,徒仰千寻蓄。

珠玉自琳琅,什袭珍藏椟。

使君句亦奇,胸中罗列宿。

光风霁月中,澄怀想高躅。

那惜洛阳纸,丹铅存手录。

何日入西清,染翰相芬馥。

节序届白藏,天宇淩风肃。

古来词赋客,何事多感触。

且咏双莲诗,静听松风谡。

形式: 古风

送汪均之内兄入闽

碧虚澹澹烟苍苍,桃李满树杨柳黄。

美人明镜愁新妆,况逢别离牵罗裳。

我闻瘴雨蛮烟荒,蛟蜃吐纳爰居翔。

仙霞峻绝淩太行,海中明月生寒芒。

气候不似水云乡,毋快壮游轻遐方。

请君为我尽一觞,我歌君饮心傍徨。

锦帆十幅张牙樯,天涯日日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