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补幽贞馆图题词

院閟苔香,帘筛月细,琼窗閒煞银钩。

冰洗禅心,琅玕戛戛摇秋。

三生题遍相思子,荡柔怀、倦倚薰篝。怨灵修。

薄命如侬,孤负情幽。

鸾笺擘玉亲题字,奈搜肠刻骨,总是离愁。

小劫华鬘,春风冷落红楼。

湘兰老去痴魂在,寄天涯、写尽绸缪。恨悠悠。

仙侣文箫,缥缈瀛洲。

形式:

鉴赏

这首《高阳台·补幽贞馆图题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邹韬所作,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思绪。

词的开篇“院閟苔香,帘筛月细,琼窗閒煞银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画面:院落中长满了青苔,月光透过轻柔的窗帘洒下,映照着空闲的银钩窗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下来,“冰洗禅心,琅玕戛戛摇秋”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以冰清玉洁的心灵比喻,同时通过琅玕(竹子)在秋风中的摇曳,暗示了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

“三生题遍相思子,荡柔怀、倦倚薰篝”则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三生石上刻下了无数的相思之情,内心充满了柔软与疲惫,只能在薰香的篝火旁寻求片刻的慰藉。紧接着,“怨灵修。薄命如侬,孤负情幽”一句,直接抒发了词人的哀怨与无奈,感叹自己如同命运多舛的灵修者,未能珍惜与珍惜之人共度美好时光,辜负了那份深情。

“鸾笺擘玉亲题字,奈搜肠刻骨,总是离愁”则通过鸾笺(精美的信纸)和玉字,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即使再怎么用心地书写,也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与思念。“小劫华鬘,春风冷落红楼”一句,以小劫(佛教用语,指短暂的时间)和华鬘(装饰品)来比喻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以及红楼(象征富贵或爱情的场所)在春风中显得冷清,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与爱情的脆弱。

“湘兰老去痴魂在,寄天涯、写尽绸缪”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湘兰(湘妃竹)虽已老去,但痴情的灵魂仍在,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远方,用文字倾诉着绵绵不绝的思念与哀愁。“恨悠悠。仙侣文箫,缥缈瀛洲”最后两句,以悠悠的恨意收尾,仙侣(神仙伴侣)与文箫(文人雅士的乐器)在缥缈的瀛洲(传说中的仙岛)中,似乎预示着词人对于理想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词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78)

邹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卖花声

客里滞孤身。负了香盟。梦中欢笑意中人。

当日珠楼临别语,记得分明。小影对真真。

盥手香焚。嫣然相对却多情。

欲唤红儿通一语,纸上微嗔。

形式:

解佩令.寄王薇阁京中

俊游踪杳。苦吟魂悄。更何堪、再提年少。

怨粉愁脂,任肮脏、邹阳才藻。已无心、月圆花好。

镜中妍笑。酒边商调。最相思、离人香草。

有限欢娱,也莫抵、平生潦倒。况思家、又萦怀抱。

形式:

虞美人

湘帘慵卷余香袅。昼展纱窗晓。茶烟轻飏落花风。

定有伤心人倚画楼中。悤悤春去真无那。

剩了凄凉我。眉山阁住泪溶溶。

颊上梨涡娇褪一分红。

形式:

台城路.题杨诚之晓风残月图

世间尽作春婆梦,乱吹俗尘如障。

险处回头,忙中转手,放下乾坤苍莽。清溪无恙。

且料理吟筒,别寻幽赏。

此境无人,四围凉碧露禅嫦。浮波浸空滉漾。

正天风破曙,斜月犹朗。

擪笛寻鸥,移家伴鹭,尽许孤情结想。寒云欲荡。

剩耿耿银河,流星三两。远听琼闺,捣衣砧杵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