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其三)金山晓钟

扬舲越京口,中流睇金山。

昩旦闻禅钟,声出岛云间。

急应潮生渚,飘随月堕湾。

灵境富奇观,宁不怀跻攀。

逦迤瞻乡邑,浩荡棹歌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士奇为弟弟杨仲宜归乡所作的赠诗,选取了途中经过金山时的清晨钟声作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

首句“扬舲越京口,中流睇金山”,诗人乘船越过京口,从江心眺望金山,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行旅中的开阔视野和对远方景色的期待感。接着,“昩旦闻禅钟,声出岛云间”一句,将时间点定在黎明时分,通过禅钟的声音,不仅增添了宗教的肃穆感,也暗示了静谧与内心的平和。禅钟之声仿佛穿透云层,直达人心,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急应潮生渚,飘随月堕湾”则描绘了潮水与月光下的景象,潮水涌动,月影低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这两句通过“急应”和“飘随”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

“灵境富奇观,宁不怀跻攀”表达了对金山这一灵异之地的向往之情,认为这里充满了奇异的景观,让人不禁想要攀登探索。这不仅是对金山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的体现。

最后,“逦迤瞻乡邑,浩荡棹歌还”则描绘了诗人回望故乡,心中充满感慨,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缓缓返回的情景。这一句既是对旅途结束的感慨,也是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其四)鹅湖晴云

投策憩鹅湖,山水含清妍。

流云映华旭,粲粲五彩鲜。

云边有精舍,能不怀当年。

哲人崇丽泽,至道以昭宣。

归哉懋钻仰,覃思在遗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其五)闽岭停骖

辞家上京国,念我同气良。

会难别何易,归途阻且长。

行行及闽山,停骖见故乡。

故乡欣已即,北望仍徬徨。

伯也独远居,我怀焉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刘参政赴四川诗

璞玉不自衒,良工知求之。

君子安义命,知者宁自遗。

刘子敦朴资,敬恭励操守。

蚤暮勤职业,一志忠厚施。

郎署三十年,何尝较崇庳。

上荷圣主明,下承上官知。

一朝奋高翔,佐藩戒西驰。

平生所负挟,展效庶及时。

当宁念遐僻,宵旰恒孜孜。

旬宣天子德,惠泽洽茕嫠。

郡邑仗表率,贪渔待薅治。

用以光国命,亦副知己期。

霖雨夏初霁,高树鸣黄鹂。

缱绻杯酒间,念子当远离。

窃效仁者赠,殷勤歌此词。

形式: 古风

题竹送徐侍郎之南京户部并简黄少保

徐卿起毗陵,卓卓才行良。

遭时长郎署,特达清誉彰。

圣朝重守边,简贤赞军政。

爰陟少司马,肃肃将帝命。

甘州国西鄙,密比戎狄疆。

宛宛筹画运,煜煜威武扬。

扫荡边尘净,旋归觐丹闱。

天颜为悦霁,褒赉隆光辉。

当宁所孜孜,养民为首事。

龙虎壮南都,遂进司徒贰。

维时五月中,暑雨亘昏晨。

草草戒行李,匆匆发河津。

河水方茫洋,舟行疾于羽。

溯济乱淮流,超然越江浦。

念昔西行日,醉折杨柳枝。

如何复斯别,托意淇上猗。

兹植殊凡植,贞操挺桓桓。

耻效艳丽姿,傲兀冰霜寒。

元老东莱公,勋庸五朝旧。

我别才四旬,旷若三春久。

卿行烦致声,善保金玉躬。

上以翼圣明,下以宁瘝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