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荷池纳凉呈云心

重入僧窗听雨眠,藕花只在客床前。

囊空不欠苏秦舌,口渴频呼陆羽泉。

十里湖光天半席,一阑秋影月初弦。

新凉风物无人共,坐听微钟祇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报恩寺荷池纳凉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清凉。首句“重入僧窗听雨眠”,诗人再次踏入僧舍,静听窗外雨声,安然入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次句“藕花只在客床前”,则将视线转向室内,床前摆放着盛开的荷花,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

接着,“囊空不欠苏秦舌”一句,借用了苏秦的典故,意指自己虽身无长物,但言辞犀利,表达了诗人虽物质贫乏却精神富足的状态。“口渴频呼陆羽泉”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茶的喜爱,频繁呼唤着陆羽所推崇的佳茗,体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十里湖光天半席”描绘了远处湖面的广阔与天空的辽远,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诗人的视野之中。“一阑秋影月初弦”则将视角拉近,描绘了一幅月牙形的秋日光影,与湖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最后,“新凉风物无人共,坐听微钟祇自怜”表达了诗人独自享受这份清凉与宁静时的感慨,虽然无人相伴,但内心感到满足与自怜,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自我心境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

凉透秋衣不忍眠,更何处觅蕊珠仙。

水光夜气无三伏,人影花阴共一船。

菱藻有香风四合,地天无际月双圆。

碧筒剩对青山吸,此乐人间几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韵呈云心

西风日日枕书眠,自笑仙城著懒仙。

溧水已无东野俸,剡溪空趁子猷船。

诗名入社平生欠,乡梦惊秋昨夜圆。

念我衰颓君万里,可怜怀抱更中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赵东林韵

锦袍公子三生梦,又堕歌罗古驿中。

天上无情覆手雨,人间有恨打头风。

晚花留日明深树,枯泽回潮起蛰龙。

草草官称今发白,年时悔不事猿公。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曾翠屏

天亦何曾忘此翁,颊红留待醉春风。

剩吟诗在何妨老,只欠官称未是穷。

五夜月痕云一角,十年风物鬓双蓬。

□□□□□□□,倘有江船吾亦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