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蔚教授归襄阳分题得解佩渚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

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

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

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

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

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如初相知。

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

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䫫交甫。

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

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詹同的《送蔚教授归襄阳分题得解佩渚》描绘了一幅襄阳城外的秋景图,以及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奇幻景象。首句“襄阳城外西南阿”,点明了地点,接着“秋风江渚生白波”渲染出萧瑟的秋意和江面的波光。诗人引入“渚宫神女老龙子”的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

“手把瑶华双踏歌”描绘神女与龙子共舞的场景,充满浪漫气息。“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进一步描绘神女的美丽,如春花般娇艳动人。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等细致描绘,展现了神女的服饰和仪态。

“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运用象征手法,将神女的饰品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显得瑰丽非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如初相知”,赞美了友情的难得和珍贵。

最后,诗人劝告蔚教授不要久居江渚,应如神女般远离尘世纷扰,隐居山林,“莫作书堂近江渚”。结尾处“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暗示了变化无常的人生,以及对蔚教授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以神话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友人生活的期许,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7)

詹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书。元末以茂才异等举,除郴州学正。陈友谅用为翰林学士承旨。朱元璋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同。官至吏部尚书兼学士承旨,与宋濂等修《日历》,为总裁官。书成,致仕。卒谥文敏。有《天衢吟啸集》、《海岳涓埃集》

  • 字:同文
  • 籍贯:徽州府婺源

相关古诗词

访弟长沙霍元瞻雪夜为作秋山图

我爱霍元瞻,清标如玉雪。

苍松立石崖,白鹤鸣海月。

瘦马冲寒冰在须,日暮去访元瞻居。

高堂中夜烧长烛,为我写出《秋山图》。

墨池水冻笔如槊,使我见之喜且愕。

云气忽从衡岳来,雨声似向潇湘落。

二客兰舟泊远沙,一个茅亭在阴壑。

感君厚意不可量,我欲酬尔明珠珰。

贾傅祠前相别去,挂在鹤山青草堂。

形式: 古风

题定子静山阴草堂马九霄为之篆扁

草堂正在匡庐山,山阴绿玉相对閒。

云从双剑峰前下,潮到小孤江上还。

茶烟满室写墨竹,花雨一帘观白鹇。

谁似南宫能篆古,为君高置轩窗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饮杨廉夫拄颊楼时余奉命征贤松江故有此作

飞楼高出市尘表,万丈文光照紫微。

洞仙曾与铁为笛,天女或裁霞作衣。

酒酣尚欲招鹤舞,诗狂未可骑鲸归。

休唤小琼歌《白雪》,自有紫箫吹落厓。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方壶道人

海上神仙馆,天边处士星。

卧云歌酒德,对雨注茶经。

石洞龙嘘气,松巢鹤坠翎。

都将金玉句,一一写空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