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诗(其二)

一区碧血葬忠良,燕子高飞入建康。

多少良家红袖女,琵琶斜抱怨先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鸿基的《秦淮杂诗(其二)》描绘了一幅沉痛的历史画面。"一区碧血葬忠良",以鲜血和忠诚象征着对忠臣烈士的哀悼,"碧血"常用来形容为国捐躯的英勇,"葬忠良"则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接下来的"燕子高飞入建康",通过燕子的形象,暗示历史的流转与变迁,建康(今南京)曾是六朝古都,燕子在这里盘旋可能寓言历史的过往。

"多少良家红袖女,琵琶斜抱怨先皇",这两句转向了民间的哀怨与控诉。"良家红袖女"指的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她们因战乱或政治动荡而受苦,"琵琶斜抱怨先皇"则借古代宫怨诗的形式,表达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琵琶声中蕴含着她们的无奈与悲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秦淮河畔为背景,通过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了对忠良的怀念,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责任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

张鸿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淮杂诗(其三)

秦淮箫管遏行云,一盏华镫照夜分。

残局东林还未了,秀才复社又论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秦淮杂诗(其四)

桃花扇底送侯生,空费蛾眉泪满巾。

一纸画梅夸得婿,镜奁匕首是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途中用陶润山师韵

曲罢钧天梦亦清,征车衔尾又南行。

频经聚散心如醉,小历荣枯气渐平。

荒冢白杨狐拜月,乱山黄叶雁巡更。

敝裘自不禁宵冷,莫怪霜风太薄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有感(其一)

血洗舟山浪作堆,羽书又报海南来。

英雄效死偏无所,上相筹边别有才。

竟尔和戎曾地割,是谁揖盗又闻开。

从今敢笑陈涛败,房琯犹曾战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