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绵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

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二十年来未闻哀筝声,忽然细指拨响琴弦。
婉转如鸟鸣花间,低沉如泉水在冰下回旋。
一直以为这种声音已消失,询问它是从何人处流传至此。
酒杯前,他们笑我听后泪流满面,白发苍苍心伤无比。

注释

不听:未听过。
哀筝:悲伤的筝声。
二十年:很长时间。
忽逢:忽然遇到。
纤指:细长的手指。
鸣弦:弹奏出声音的琴弦。
绵蛮:婉转。
巧啭:巧妙地鸣叫。
花间:花丛中。
舌:比喻声音。
呜咽:低沉而悲切。
交流:交织。
冰下泉:冰下的泉水。
常谓:一直认为。
此声:这种声音。
今已绝:已经消失。
问渠:询问它。
从小:自小。
谁传:从何人处传来。
樽前:酒杯前。
笑我:嘲笑我。
闻弹罢:听完演奏。
白发:白发苍苍。
萧然:凄凉的样子。
涕泫然:泪流不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诗人描述了二十年未闻哀筝之声,突然听到婉转如花间鸟语、低沉如冰下泉水的筝音,感到惊讶与感动。他惊叹这美妙的乐声仿佛已消失,却不知是谁传承至今。在酒宴中,诗人被筝声触动,感慨万分,泪流满面,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深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音乐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秀才欧世英惠然见访于其还也聊以赠之

相逢十年旧,暂喜一樽同。

昔日青衫令,今为白发翁。

俟时君子守,求士有司公。

况子之才美,焉能久困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苏才翁挽诗二首(其二)

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零落篇章为世宝,平生风义见交情。

青松月下泉台路,白草原头薤露声。

自古英豪皆若此,哭君徒有泪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苏才翁挽诗二首(其一)

握手接欢言,相知二十年。

文章家世事,名誉弟兄贤。

可惜英魂掩,惟馀醉墨传。

秋风衰柳岸,抚柩送归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苏主簿挽歌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