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端阳李太守甘霖重应卷

岭南名刺史,端阳有成绩。

端阳问为谁,长沙垂令德。

曰惟长沙公,善非一代积。

去年苗欲槁,公寝不安席。

手拈一炷香,须臾见昭假。

今年事复然,斯民忻目击。

甘霖雨下土,郊野望四塞。

滂沱及邻壤,秋田足民食。

公惠宁有心,斯民感公德。

口颂遂成碑,举手还加额。

安得长沙公,为我大邦伯。

坐令十郡内,广布阳春泽。

闾阎兴孝悌,四野无盗贼。

共育太和春,絪缊谢反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题端阳李太守甘霖重应卷》以赞扬岭南一位名叫李的太守在端午节期间展现出的卓越政绩。诗人首先提到李太守的名声,称其为名刺史,端午时节已取得显著成就。接着,诗人询问这成绩背后的原因,答曰是由于李太守像古代的贤者一样,积累了良好的德行。

去年旱情严重,李太守忧虑民生,彻夜难眠,他诚心祈祷,不久便迎来甘霖。今年同样的恩泽再次降临,百姓欢欣鼓舞,田地得到滋润,粮食丰收。诗中描绘了雨水润泽四方,不仅惠及本地,也波及邻近地区。李太守的仁政让百姓深感其恩德,他们以口传颂其事迹,并满怀敬意。

诗人期盼李太守能继续担任更大的职务,将他的仁爱之风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使得十郡之内都能感受到温暖如春的恩惠。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淳朴,孝悌之风盛行,盗贼绝迹,呈现出一片和谐景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天下共享太和之气,消除不安与动荡。整首诗赞美了李太守的德政和百姓对其的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得寄东所二首(其一)

知暮则知朝,西风涨暮潮。

千秋一何短,瞬息一何遥。

有物万象间,不随万象凋。

举目如见之,何必穷扶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偶得寄东所二首(其二)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

平步人不疑,东西任四顾。

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

异体骨肉亲,有生皆我与。

失之万里途,得之咫尺许。

得失在斯须,谁能别来去。

明日立秋来,人方思处暑。

形式: 古风

和罗服周对菊见寄

春来苦不早,春去常愿迟。

嗟哉造化机,万物安得知。

岁晏菊始吐,鲜鲜在东篱。

不污桃李尘,永续徵君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龟山夜月

万古此龟山,万古此明月。

开帘望龟山,岱宗固无别。

但恐山多云,风吹乱人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