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大都(今北京)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城市风貌和动态的街景。
首句“千步廊前月,朦胧照御街”,以“千步廊”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照亮皇家街道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接着,“风檐鸣宝铎,雷板耀金牌”,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动态景象,风声与宝铎的响声交织,雷板上的金牌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声响与光影效果。
“城影平铺地,楼阴半上阶”,则将视角转向地面与建筑,城影平铺大地,楼影半遮台阶,既表现了城市的广阔与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换。
最后,“谁家吹短调?一夜乱春怀。”以一个疑问句结束,引人遐想。是谁家在夜晚吹奏着短促的曲调,让整个春天都变得纷乱而思绪万千。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元末明初大都夜晚的独特魅力,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情感的深度,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