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崔季嘿(其二)

斗下当年紫气微,曾惊神物吐光辉。

不知出狱还何意,飞去延津竟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哭崔季嘿(其二)》中的一节,通过“斗下当年紫气微”这一句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斗下当年紫气微”,这里的“斗”指的是北斗星,古人认为紫气是祥瑞之气,微表示轻微、隐约。这句话描绘了过去某个时期,北斗星下隐约透露出的祥瑞之气,暗示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重要事件或人物即将出现。这种历史的回响,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深远的背景。

“曾惊神物吐光辉”,“神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具有非凡力量或特殊能力的人或事物,诗句描述了这些神物在特定时刻释放出耀眼的光芒,令人惊叹。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赞美,也是对逝者崔季嘿才华和影响力的肯定。

“不知出狱还何意,飞去延津竟不归。”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崔季嘿的哀悼。这里“出狱”可能暗指从困境或束缚中解脱出来,但“竟不归”则表达了对崔季嘿未能返回、未能实现其志向的遗憾和悲痛。延津,古代地名,此处借指某种象征性的地点或状态,强调了崔季嘿命运的终结和不可逆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隐喻和对逝者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其精神品质的崇敬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悼念之作,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以及历史变迁的哲思。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崔季嘿(其三)

水西亭院锁垂藤,水榭山楼昔共登。

今日花开君不见,满窗风雨独悬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哭崔季嘿(其四)

手提三尺是龙泉,走马边城及少年。

侠气至今销不得,散为烟雨蔽江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哭崔季嘿(其五)

城北城南雨满途,莺花无主月明孤。

目中尽是山河恨,不独黄公旧酒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哭崔季嘿(其六)

曾共云山采药来,鹤舒台上竹窗开。

松间昨夜闻清啸,人见亲骑白鹤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