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水亭小集(其一)

山自萧森涧自寒,却怜胜地在长安。

桐阴恰好当窗覆,柳色终宜近水看。

已倦呼儿犹问酒,不情逢客强加冠。

湘江亦有幽居处,多少芙蓉忆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郊外水亭的闲适时光。首句“山自萧森涧自寒”展现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山林寂静而清凉,溪涧流淌着冷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寂的氛围。接着,“却怜胜地在长安”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尽管身处郊外,但仍感到这是胜过繁华都城的佳境。

“桐阴恰好当窗覆,柳色终宜近水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亭的景致,梧桐树荫为窗户遮挡夏日阳光,而柳树则以它婆娑的姿态映衬着水面,显得格外宜人。诗人享受着这份与自然的亲近,即使在忙碌中也流露出对美酒的渴望,“已倦呼儿犹问酒”。

“不情逢客强加冠”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略带无奈的社交态度,即便心情并不情愿,但为了待客还是勉强戴上冠帽,显示出主人的好客之道。最后,诗人想象湘江边也有他向往的隐居生活,那里有芙蓉花环绕,钓鱼竿是他的理想寄托,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在世俗应酬中的微妙心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郊外水亭小集(其二)

幽篁戛戛坐来清,懒慢都无对客情。

戏水鸥雏分浪出,趁巢乌母曳枝行。

堂前羯鼓人三爵,花下弹棋鸟一声。

红药青轩如梦里,几年尘傍马头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郊外水亭小集(其三)

清歌袅袅两妖童,尼酒题诗兴转工。

拾翠女来虚槛外,分蔬人立小畦中。

落花扑面都如雪,密树宜亭不碍风。

怪得夜来乡梦好,穿云直入武陵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闺

秋色透罗帏,寒芳片片飞。

蛩吟生暗壁,萤火度空机。

闺月流新照,帘霜换故衣。

征鸿与荡子,同去不同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别王百谷

河上青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径绕郎官舍,冠子桥通处士家。

好事每挥林下麈,清斋长试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