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郊外水亭的闲适时光。首句“山自萧森涧自寒”展现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山林寂静而清凉,溪涧流淌着冷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寂的氛围。接着,“却怜胜地在长安”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尽管身处郊外,但仍感到这是胜过繁华都城的佳境。
“桐阴恰好当窗覆,柳色终宜近水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亭的景致,梧桐树荫为窗户遮挡夏日阳光,而柳树则以它婆娑的姿态映衬着水面,显得格外宜人。诗人享受着这份与自然的亲近,即使在忙碌中也流露出对美酒的渴望,“已倦呼儿犹问酒”。
“不情逢客强加冠”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略带无奈的社交态度,即便心情并不情愿,但为了待客还是勉强戴上冠帽,显示出主人的好客之道。最后,诗人想象湘江边也有他向往的隐居生活,那里有芙蓉花环绕,钓鱼竿是他的理想寄托,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在世俗应酬中的微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