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四首(其四)

万家生计萧然。未装棉。欲赋东人,杼柚吁苍天。

哀鸿住,秋风莫,幸停鞭。鞭挞穷时、变作枕戈眠。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押[先]韵

鉴赏

这首《相见欢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万家生计萧然”,开篇即以“萧然”二字点明了千万家庭生活之凄凉,没有富足与繁华,只有贫瘠与寒酸。这种描述直接而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让人不禁心生同情。

“未装棉”,进一步强调了百姓在寒冷季节的无助与困苦。在古代,棉衣是抵御严冬的重要衣物,但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却难以负担。这一句不仅反映了物质条件的匮乏,也暗示了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

“欲赋东人,杼柚吁苍天”,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生活困境的深切忧虑和无奈。这里的“东人”可能指的是官府或有权势的人,诗人希望他们能关注并解决百姓的疾苦,但又感叹于问题的复杂与深重,只能向苍天发出呼吁,寄希望于上天的怜悯与援助。

“哀鸿住,秋风莫,幸停鞭”,这几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百姓比作“哀鸿”,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秋风中无助挣扎的情景。诗人希望秋风能够停止,象征着希望社会给予这些受苦者一些喘息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暂时摆脱苦难。

“鞭挞穷时、变作枕戈眠”,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在贫困之时,人们或许会变得坚强,甚至在绝望中寻求自我保护的方式,比如“枕戈眠”,即枕着武器入眠,象征着在逆境中保持警惕,准备随时应对新的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存策略的描述,也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批判,暗示了改变现状、寻求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中庭月色青于水,玉轮高扬天心里。

月白露华生,秋蛬时一声。

空阶和月坐,坐久浑忘我。

凉思淡潇潇,悄然双白猫。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摸鱼儿

泛轻舠一汀春绿,斜阳红浸芳沚。

尝魱隽味江乡胜,新笋晚华天气。

鱼唱起,看几度乘潮,网下空明里。

时鲜上水,鲈美松江,鳜肥桃浪,对此那堪拟。

渔家地,掩映垂杨翠苇。

停桡负贩争市,渔翁白首烟际。偏爱老饕风味。

相见喜,不论价青钱,抛将鱼鳞起,归舟又舣。

早泼醋擂姜,炊粇煮酒,人醉篷边底。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庆清朝

草浅铺茵,波平漾曲,翠痕新上帘衣。

虚窗静俯,娱人多少清晖。

恰正侯过百六,雅游须莫负芳菲。

披襟封,嫩红稚绿,一片生机。

休道永和禊事,便舞雩风浴,人对清沂。

高情未让,素心如此应希。

餐尽野香秀色,吟魂拌与蝶俱飞。

斜阳去,更须留待,明月同归。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庆春宫二首(其一)

红孕庭柯,青含堤柳,北堂残雪都消。

细数番风,商量春色,二分刚到花朝。

雅人深致,趁佳日,良朋更邀。

朅来旧侣,中仙词笔,太白吟豪。

虚窗静俯平皋,绕郭溪山,苍翠堪招。

晴光冉冉,野田生菜初挑。

古槐垂阴,又春色,新添嫩条。

斜阳归去,更把清尊,香醉黄娇。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