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偶书

天气重阳老,柴门菊未花。

漏床多苦雨,村夜不闻笳。

窗眼风来急,山头月落斜。

秋悲无奈处,又得数声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清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萧瑟与寂寥的画面。

首句“天气重阳老”,点明时令已至重阳,季节更迭,透露出一种岁月流逝的感慨。接着,“柴门菊未花”一句,以未开花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冷清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漏床多苦雨,村夜不闻笳”两句,通过描述连绵不断的秋雨和夜晚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漏床暗示屋内潮湿,苦雨则加重了这种不适感,而“不闻笳”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空旷,仿佛连远处的音乐声都听不到,只有雨声和内心的思绪在回响。

“窗眼风来急,山头月落斜”描绘了风急月斜的景象,窗户缝隙中吹进的疾风,与逐渐西斜的月亮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强化了秋夜的寒冷与孤寂。

最后,“秋悲无奈处,又得数声鸦”将情感推向高潮。秋日的悲凉之情难以排解,此时,几声乌鸦的啼叫,似乎是对这悲凉心境的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乌鸦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成为诗人内心悲凉情绪的外化。

综上所述,这首《秋夜偶书》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构建了一个充满秋意与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1)

唐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盒中金鱼

水浸玻璃界,环生异样花。

点穿青菱荫,游拨绿萍遮。

细縠堆新锦,晴天散晓霞。

可怜颜色好,不得大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友人远游吴楚歌

我尝欲入五云中,身骑丹凤乘黄龙,上天下地景无穷。

西天谒佛祖,东海拜仙公。

脱离尘世览长空,约随去问先天翁。

谁知此身无仙骨,居焉仍在一亩宫。

而今君向吴楚去,正是世界纷华处。

江山第一放眼开,人间何物可着虑,归来共话无穷趣。

形式: 古风

直钓吟

年来随人钓溪侧,终日不得个鲂鲫。

特向渔翁问其然,笑煞群儿还未识。

人钩曲,我钩直。

风钩遇鱼便可得,直钩空饵送鱼食。

及见玉川吟,古愚真我逼。

我今亦欲打钩曲,只恐伤鱼口血出。

形式: 古风

壮游叹

眼界不开心胸寒,脚迹不广眼界窄。

自古贤圣与仙佛,生来何曾恋家宅。

天地生我本奇特,近年人事日萧瑟。

奇志汨没头低垂,自恨自坏将谁责。

惜昔曾为公子行,画船箫鼓真煌赫。

紫盖辟人无官职,方伯避车山道侧。

当时先君爱教我,名山携我登览星高摘。

可怜年少无知识,江山妙处未曾得。

归来胸中还驰忆,有时讲论求精辟。

如今正欲出游观,堂前老母半垂白。

胜境于人多逆格,寥寥斗室孤吟客。

琴诗一会只八人,惟好琴诗交不择。

有托而逃混下流,谁知威法相惊嚇。

嗟尔为我家破荡,欲向江山探奇迹。

山中淡酒亦堪沽,路畔啼莺空痛啧。

花娇草软满眼明,诗媒何处非良策。

君如浮萍无常迹,我似井蛙徒阁阁。

人生行藏难自期,离合悲欢不定额。

一曲离歌夕阳陌,停云散尽惊秋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