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直夫秘校细雨(其一)

细雨连阡陌,轻云湿不飞。

池寒鸥自卧,巢冷燕催归。

惨澹疑沈树,飘萧忽近帏。

檐花沾已久,稍欲堕人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绵绵、轻云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首句“细雨连阡陌”,描绘了细雨弥漫在田野间,仿佛与大地紧密相连的景象,展现出雨的细腻与广阔。接着,“轻云湿不飞”一句,通过轻云被雨水浸润却无法飘动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大,同时也暗示了空气的湿润与沉闷。

“池寒鸥自卧,巢冷燕催归”两句,将视角转向水边与空中,寒气使得池中的鸥鸟懒洋洋地卧于水面,而巢穴中燕子则因寒冷催促着归巢,形象地表现了雨天的寒冷与自然界的反应。

“惨澹疑沈树,飘萧忽近帏”两句,通过“惨淡”与“疑沈”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阴郁的氛围,似乎树木都沉浸在雨中,难以分辨。而“飘萧忽近帏”则描绘了风声与雨声交织,仿佛接近帘幕,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与听觉效果。

最后,“檐花沾已久,稍欲堕人衣”两句,将视线引向屋檐,雨滴长时间附着在屋檐上,渐渐地,雨珠开始滴落,甚至能沾湿人的衣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雨势之大,也让人感受到雨的持续与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龙直夫秘校细雨(其二)

薄雾兼寒雨,凌晨霭未分。

细宜池上见,清爱竹边闻。

斗帐侵兰梦,虚棂逼蕙薰。

晚来欣小霁,钩箔见疏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和龙直夫秘校细雨(其三)

傍砌飘才断,从风强更来。

斑斑泣蛛网,浥浥汗江梅。

薄日光时漏,曾阴意未开。

少陵心易感,诗句写清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孙传师龙图游醴泉寺

杨林几曲到城根,中有招提气象昏。

暝雀聚群盘栋吻,老藤垂蔓覆高垣。

月生归路无灯火,巷转人家有笑言。

却掩吾庐还寂寞,冷风摇幔影翩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晴(其一)

积雨久不破,曾阴蔽城阙。

晓来得春风,扫荡净六合。

绰约墙头花,依微带残月。

少年谁家子,骅骝飞蹀躞。

扬鞭出郊去,逸兴生林樾。

黄鸟弄柔音,青梅已堪折。

行乐须及辰,芳时易消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