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劝农诗(其二)

节物常流转,人情作异同。

颇期千载后,宁忍一朝穷。

隔叶饶晴哢,游丝罥堕红。

老春何足恨,结习本来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季节的景物不断更迭,人的情感却各有差异。
我期待千年以后能有所不同,怎忍心在一时陷入困穷。
隔着树叶传来晴朗的鸟鸣声,飘荡的蛛丝粘住了红色花瓣。
老去的春天并无可遗憾,因为生来就明白一切皆为空。

注释

节物:季节景象。
常流转:不断变化。
人情:人的感情。
作异同:各有不同。
颇期:期待。
千载后:千年以后。
宁忍:怎忍。
一朝穷:一时困穷。
隔叶:隔着树叶。
晴哢:晴朗的鸟鸣声。
游丝:飘荡的蛛丝。
堕红:粘住红色花瓣。
老春:老去的春天。
何足恨:并无可遗憾。
结习:生来的习性。
本来空:原本就是空的。

鉴赏

这首宋代虞俦的《和劝农诗(其二)》描绘了季节更迭与人事变迁的哲理。"节物常流转"表达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人情作异同"则揭示了人性的多样与复杂,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各异。诗人期望即使千年之后,人们也不应轻易被一时的困顿所压倒,"颇期千载后,宁忍一朝穷"传达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隔叶饶晴哢"通过鸟鸣声穿透树叶,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游丝罥堕红"则以飘荡的柳絮映衬出春色的娇媚。然而,诗人认为即使面对老去的春天,也不必过于遗憾,因为"老春何足恨",人生中的执着和欲望皆是虚幻的,"结习本来空"意味着一切皆为过眼云烟,回归到事物的本质——空无。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世事无常的豁达理解。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太守

岂弟循良守,功成意益谦。

寻求七字律,想见一生廉。

活火烹茶蕊,消愁媚酒帘。

南楼月华好,吹笛指须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和木犀

岩桂无人也自芳,月宫仙子道家妆。

露漙仙掌三秋色,风动枝头十里香。

先世栽培虽地僻,近年卜筑发天藏。

后堂元有文犀贵,可但腰金照地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木犀再开

东堂留得最高枝,向道重开果有时。

仙掌露漙秋气重,山头月照晚妆宜。

层层黄色眉间见,拂拂清香鼻观知。

更约菊花为老伴,四难并处可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主簿喜雨二首(其二)

年来事事与心违,墨绶尘劳莫我知。

慷慨归田虽有赋,殷勤喜雨漫赓诗。

谁怜饭颗山头瘦,却想松江水面肥。

一笑桑榆收已暮,向来膏润太踰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