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乱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
终宵迸泪如金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画面,以月光下的玉门关为背景,展现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和家人的期盼。"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诗人以月亮的升起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月光的寒冷更增添了边关的荒凉之感。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他们身处万里之外,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熟悉的月光下。"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则转而写到家中的妻子也在梦中追寻丈夫的足迹,但现实却是道路遥远,彼此无法相见。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揭示了亲人之间因地理阻隔而无法交流的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带来的身心疲惫。"胡笳乱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通过胡笳的哀怨声,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凄凉氛围,月光下的关山似乎都在诉说着离愁。
最后的"终宵迸泪如金波",形象地描绘了征人彻夜难眠,泪水如金波般滚落,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展现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关山月》以月夜为纽带,通过征人与家人的梦境交织,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家庭离散的悲凉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农居深且僻,城市不相闻。
草路纵横入,柴门向背分。
儿童知放牧,父老念耕耘。
但愿桑麻长,勤劳岂足云。
斗种播良田,可收三十石。
天予人夺之,耕夫每无食。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
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
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
门前羃萝茑,座后翳松栝。
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
问我从何来,执手道契阔。
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
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
我诚服其言,毕志不敢越。
他年定依止,相与定晚节。
万事尽弃捐,饮涧茹薇蕨。
路入深原三四里,林藏鸡犬十馀家。
村篱疏密齐栽枳,山崦高低尽种畬。
石罅春风生野笋,洞中流水出残花。
爱同樵客言幽事,不觉归途暮景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