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连州致政蔡宣德

挂冠归慕赤松游,不羡金门万户侯。

一枕清风三径晓,满船明月五湖秋。

冥冥宛若高飞雁,泛泛浑如不系舟。

几向夜深南极望,老人星见照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挂冠归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挂冠归慕赤松游,不羡金门万户侯”,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辞官归隐,追求像古代隐士赤松子那样的生活,不羡慕那些在权力顶峰的显赫地位。这里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颔联“一枕清风三径晓,满船明月五湖秋”,描绘了一幅清晨枕着清风,夜晚满载明月的隐居生活图景。三径指的是隐居之地的幽静小路,五湖则是广阔的水域,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冥冥宛若高飞雁,泛泛浑如不系舟”,进一步通过雁与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雁高飞象征着自由与远大,舟泛泛则寓意着随波逐流的自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逍遥生活,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

尾联“几向夜深南极望,老人星见照连州”,以夜深时分仰望天空,寻找象征长寿与智慧的老人星为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也寄托了对连州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老人星的出现,不仅照亮了连州,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指引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深刻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越。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朝文人归隐主题诗歌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赠致政曾宣德

何得清时便挂冠,归来高卧水云间。

一轮白日易催老,百斛明珠难买閒。

行止尽将随野鹤,生涯都付与青山。

庭前乌影高三丈,见说朱扉尚闭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友人赴省

佩剑携书入帝京,秋容如画照行程。

三千道路虽迢递,万里烟霄绝坦平。

丹汉风高鹏翼健,晓天霜浅马蹄轻。

好将掷地金声赋,夺取前春榜上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友人赴省二首(其一)

飘飘勒马出城闉,箧里还为席上珍。

荆玉始分三献日,琼林终折一枝春。

惊天动地文堪掷,捉月拿云手定伸。

正遇汉庭新用赋,子虚须属茂陵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友人赴省二首(其二)

久蕴惊天动地文,乘秋得志正逢辰。

青钱万选终须中,白玉三投始辨真。

鹗荐比声乡贡日,莺迁前试帝城春。

汉庭方尚春秋学,须作平津第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