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杂诗(其十三)

小小茅茨野老家,不随桃李竞春华。

欲知格韵真孤绝,秃尽千林始一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小小的茅草屋坐落在野外,这是我的朴素家园。
它不与桃花李花争艳斗丽,春天里独自绽放它的芬芳。

注释

茅茨:简陋的小屋。
野老家:乡村住所。
桃李:桃花和李花,常用来比喻美女或繁华景象。
竞春华:争相在春天展示美丽的花朵。
格韵:风格和韵味。
孤绝:独特而孤立。
秃尽:全部落光。
千林:大片的树林。
始一花:只有一朵花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道洽的《咏梅杂诗·其十三》。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和艺术追求。

"小小茅茨野老家,不随桃李竞春华。"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生长在幽静的山野之中,与桃李等其他花卉不同,它不与它们争春天的光彩。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梅花独特品格的赞美,也隐喻着诗人的个性和艺术立场,拒绝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独立精神。

"欲知格韵真孤绝,秃尽千林始一花。" 这两句则深化了上述意境。"格韵"指的是高洁的韵味,"真孤绝"表明这种美感是真正独特而难以企及的。而"秃尽千林始一花"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极端的情景,即在众多树木都已经凋零之后,只有梅花依然盛开。这既强调了梅花的坚韧不拔,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哪怕是在一片荒凉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和艺术理念。它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独立美,更通过这种美来映照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态度,是一篇充满哲理与象征意义的佳作。

收录诗词(100)

张道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号:实斋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02~1268

相关古诗词

咏梅杂诗(其十四)

正是天荒地老时,芙蓉憔悴菊离披。

呼童试探溪南路,春到寒梅第几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梅杂诗(其四)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

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梅杂诗(其一)

百馀年树未为古,三四点花何限春。

欲折一枝无处赠,世间少有识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梅杂诗(其十五)

南枝太蚤北枝迟,非蚤非迟恰好时。

竹屋一痕微月照,老夫树下正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