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春风袅娜·隋堤烟柳》由清代诗人汤莱所作,描绘了隋堤边烟柳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柔美。
开篇“忆荒台旧苑,浪说隋朝”,诗人以回忆的口吻,引出对隋朝往事的追忆,为全诗奠定了怀古的基调。接着“龙舟歇,管弦消”,通过龙舟和管弦的消失,形象地描绘了隋朝繁华不再的景象,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感慨。
“只沿堤剩有,残阳疏影,系人愁思,几许长条”几句,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隋堤上稀疏的柳影,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让人不禁生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嫩绿将舒,淡黄微改,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如同剪刀般轻柔地裁剪着嫩绿的柳叶,赋予了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机。
“晓雾低迷随古渡,暮云黯淡傍河桥”,这两句描绘了清晨与傍晚时分隋堤边的景色,晨雾与晚霞交织,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遥望三眠未起,临风学舞,浑一似、常折纤腰”,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比作正在舞蹈的女子,其姿态轻盈,仿佛在风中轻轻摆动,展现出柳树独特的柔美与生命力。
“眉锁恨,黛含娇。依稀欲见,愁重难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哀叹,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情感复杂而深沉。
“塞外一声,征夫泪满,门前五树,隐士风高”,诗人通过对比塞外与门前的景象,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同一自然景观时的不同心境,既有关于战争与离别的哀愁,也有隐士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
“骊歌送尽,任今来古往,兴亡不管,付与渔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于世事的态度,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败,都交给渔人和樵夫去谈论,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淡然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隋堤烟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