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沉水空濛睡欲醒,寒窗窈窕日初晴。
谁将昨夜堆檐雪,为作空阶滴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雪后初晴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恬静。
首句“沉水空濛睡欲醒”,以“沉水”象征冬日的沉寂,用“空濛”形容雪后的朦胧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时的恍惚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静谧。接着,“寒窗窈窕日初晴”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窗外阳光初照,室内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清新与美好。
“谁将昨夜堆檐雪,为作空阶滴雨声。”这一句则将视角拉回室外,通过一个疑问句引出对昨夜降雪的回忆,以及今日雪化成水滴落在空阶上的声音。这种由静到动的变化,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动态的生命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滴水声,感受到冬日雪后的清新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内心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宋朝文人诗风的典型体现。
不详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梅树花边日脚红,鸟偷微暖啭东风。
寒窗唤起无人见,独倚栏杆看雪融。
何曾留得守囊钱,长坐羁愁只断编。
我已自成穷活计,君犹为看小行年。
莫惊久客推难去,况有吟诗尽可传。
更看同升门下士,中兴自昔要真贤。
人间编削要研摩,富贵声名不奈多。
似我岂容窥玉海,如公真合上銮坡。
依光日月心应在,回首湖山意若何。
白鹭洲前留不得,却归京洛拥鸣珂。
晚窃官囊五斗陈,笑谈犹喜奉冠巾。
望尘罗拜何曾解,拄笏看山了不嗔。
自古知心能有几,如公厚德更何人。
锦帆画舸江边路,愁看飞花落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