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三)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多么贤明的段忠烈,他的事迹从邠宁开始显现。
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刚毅,从未废弃过法律和刑罚。
他的杰出规划如同贯穿古今的准则,乐石这样的丰功伟绩难以刻写铭记。
起初的密谋似乎被采纳,然而面对艰难险境,他的决心和付出又怎能轻易显现。

注释

贤哉:赞美之词,表示段忠烈非常贤能。
振迹:显扬事迹,指段忠烈的行动和成就。
邠宁:地名,这里指段忠烈起家的地方。
刚毅:坚定而果断,形容段忠烈的性格。
废典刑:废弃法律和刑罚,表示段忠烈重视法治。
英规:卓越的规划或策略。
乐石:可能指功绩或纪念物,代指段忠烈的成就。
密议:秘密讨论或策划。
艰危:艰难危险的处境。
岂易形:怎能轻易显现,强调段忠烈在困难中的坚韧不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三)》中的一节。诗人在这里赞扬了唐朝的忠臣段忠烈,他起于邠宁之地,行事果断,充满刚毅精神,始终坚持法律制度。他的英明策略源远流长,但其功绩可能难以用乐石这样的物质来衡量。诗中提到段忠烈起初的计划看似被采纳,但在艰难险恶的形势下,他的付出和成就并未轻易显现出来。整体上,夏竦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段忠烈深沉而低调的敬仰,以及对其在复杂时局中坚守原则的赞美。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读晋书(其三)

士行勤武力,机鉴信良哉。

国赖桓文业,人推葛陆才。

殊祥双鹤至,吉梦八门开。

终始全高节,诚因左翼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御制读晋书(其一)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御制读晋书(其二)

李重推清雅,初传友爱名。

嘉言为时发,大谊傅经明。

崇德诚堪慕,修身岂易倾。

留心众才举,千载仰铨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御制读隋书(其一)

里仁怀远度,大雅擅嘉名。

制礼通时变,求书赞治平。

推心清选举,从俭化黎氓。

终始承恩遇,芳猷冠老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