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曲二首(其一)

春风吹愁花上来,美人花下银筝哀。

去年花开共春燕,今日花开春梦远。

黄鹂紫燕感时鸣,亦既见止宁无情。

只愁青春不长好,名花易落人易老。

一双胡蝶不知愁,东园花落西园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春风、花朵、美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愁绪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花盛开的美丽与短暂,以及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首句“春风吹愁花上来”,以春风为引子,暗示了愁绪的弥漫,花随风动,仿佛将愁绪带上了枝头。接着,“美人花下银筝哀”一句,将人物引入画面,美人在花下弹奏银筝,筝声哀婉,与花下的静谧形成对比,更添了几分愁意。

“去年花开共春燕,今日花开春梦远。”这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花开景象,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去年花开时,或许还有春燕相伴,而今花开,却只能在梦中追寻那份温暖与生机。

“黄鹂紫燕感时鸣,亦既见止宁无情。”黄鹂与紫燕在春日里鸣叫,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但它们的鸣叫并未失去情感,这与前文的“哀”形成了呼应,表现了自然界的敏感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只愁青春不长好,名花易落人易老。”这是对青春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忧虑。名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们虽美,却难以长久保持;同样,人的青春也是如此,终将逝去。这种忧虑贯穿于整首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一双胡蝶不知愁,东园花落西园游。”蝴蝶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无感,它们只知在花间飞舞,自由自在。这一对比,更加突出了人的愁绪与蝴蝶的无忧无虑,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感受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01)

曹文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

  • 字:伯辉
  • 号:新山道人
  • 籍贯:元台州天台

相关古诗词

春愁曲二首(其二)

宁为水上荷,不作松上萝。

荷叶经秋暂彫瘁,明年薰风满池翠。

女萝生意托松高,一朝松伐萝亦遭。

丈夫有志当特立,阿附权门何汲汲。

君不见石家金谷起兵戈,二十四友将奈何?

曷不听我松上萝。

形式: 古风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采采不盈掬。

下山逢故夫,褰衣拦道哭。

昔君弃妾时,二雏方去乳。

骨骼今已成,终能继门户。

饮水当思源,惜树须连枝。

新人虽云乐,当念旧人为。

上山采蘼芜,歌思一何苦!

我欲歌向人,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

四时宫词四首(其一)

朱阑转午阴,银屏倚春倦。

梦作花间蝶,飞入昭阳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四时宫词四首(其二)

玉碗葡萄碧,冰盘荔子红。

内官传敕过,王在水晶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