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山人

湖海有此客,飘然何所投。

一瓢将水去,双屐为山留。

落落弥明鼎,茫茫太乙舟。

几时盛水石,古寺共寻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拘小节、行踪不定的湖海之客,以一瓢饮水、双屐登山的方式,展现了其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弥明鼎”与“太乙舟”的比喻,进一步凸显了这位客人的超凡脱俗。最后两句“几时盛水石,古寺共寻幽”,表达了对这位客人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日能与他一同探访古寺,探寻幽静之处,共享那份宁静与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海之客独特生活方式的描绘,以及对其未来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挽蒋参议惟深

忆驻西藩节,观风几论心。

云收庐岳远,水入蠡湖深。

正气埋邱剑,馀音挂壁琴。

箕裘佳子在,相对一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读章恭毅年谱

国论非难定,惟应敢谏难。

一封心自白,九死泪如丹。

遗像凭谁问,新编许我看。

敢言容易拜,东向欲为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白沙先生讣二首(其一)

不仕缘慈母,山林七十年。

识高翻似剧,语妙欲无禅。

未肯桴浮海,真将剑倚天。

沧波今夜月,空向白沙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闻白沙先生讣二首(其二)

近读慈元记,知公用意深。

若非碑矗矗,空有树森森。

南海诸陵泪,东山十载心。

春秋遗策在,请听石翁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