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崇德舞

五运改卜,千龄启圣。彤云晓聚,黄星夜映。

叶阐珠囊,基开玉镜。下临万宇,上齐七政。

雾开三象,尘清九服。海溓星晖,远安迩肃。

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翔泳归仁,中外禔福。

绩踰黜夏,勋高剪商。武陈七德,刑设三章。

祥禽巢阁,仁兽游梁。卜年惟永,景福无疆。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随着五行更替,千载难逢的圣明时代开启。朝霞中红云聚集,夜晚黄星映照天际。
犹如珍珠囊被阐明,基石上映出明镜般的光辉。向下俯视万物宇宙,向上与日月星辰并齐。
雾气散去展现三才之象,尘世澄清遍及九州领域。海面平静星光闪耀,远方安宁近处秩序井然。
天地间和谐通泰,华夏与外族和睦共处。飞翔游泳之物皆归于仁德,国内外共享福祉。
功绩超越了夏朝的废弃,建立的功勋高于商朝的推翻。武力展现七大美德,刑法设立三项基本原则。
吉祥的鸟儿在楼阁筑巢,仁慈的兽类在殿梁游走。预卜的国运永久长存,美好的福泽无边无际。

注释

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循环运转,象征时代的变迁。
千龄:千年的时光,形容时间久远。
彤云:红色的云彩,常用来形容朝霞或晚霞。
黄星:可能特指帝王或圣人出现时的天文异象。
珠囊:装珠子的袋子,比喻珍贵的智慧或思想。
玉镜:明亮如玉的镜子,象征明君的治理或清明的政治。
万宇:所有的空间,泛指天下万物。
七政:古代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代表天体运行规律。
三象:指天、地、人三才,或是乾坤坎离等八卦中的三组卦象。
九服:古代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区,泛指全国领土。
海溓:海面平静,比喻国家安定。
迩肃:近处秩序井然,‘迩’指近处,‘肃’指严肃、有序。
华夷:华夏与夷狄,古代对中原民族和周边民族的称谓,这里指全国各族。
辑睦:和睦相处。
翔泳:飞翔和游泳的动物,泛指各种生物。
中外:国内与国外。
禔福:享受幸福,‘禔’意为安享。
黜夏:指历史上商汤推翻夏桀的统治。
剪商:指周武王伐纣,推翻商朝。
七德:古代兵法中的七种德行,如勇、智、仁等。
三章:简单的法律条款,源自刘邦入关中时颁布的简单法令。
祥禽:吉祥的鸟类,象征吉兆。
仁兽:仁慈的兽类,如麒麟,象征德政。
卜年惟永:通过占卜预示国运长久。
景福无疆:宏大的福泽没有尽头,‘景’大也,‘无疆’即无穷尽。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颂扬皇帝功德与祭祀活动的作品,充满了对皇权与国家盛世的美好祝愿。从语言风格来看,它采用了许多古典文学中的象征和隐喻,如“五运”、“彤云”、“黄星”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首先,“五运改卜,千龄启圣”表达了对皇帝崇高德行的颂扬,以及对其统治时期美好愿景的期待。接着,“彤云晓聚,黄星夜映”则描绘了一幅祥瑞降临之景,彤云与黄星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吉庆与君主的权威。

“叶阐珠囊,基开玉镜”中的“叶阐珠囊”可能指的是珍贵的宝物,而“基开玉镜”则形容了皇帝治国如同明镜一般清晰无瑕。下文“下临万宇,上齐七政”显示了皇权的广泛影响力和对天象运行的掌控能力。

“雾开三象,尘清九服”中的“三象”可能指的是天、地、人,而“九服”则是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行政区域划分,整句表达了皇帝德泽普及四方,国泰民安的景象。

“海溓星晖,远安迩肃”描绘了一幅边疆安宁、百姓乐业的图画。“天地交泰,华夷辑睦”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展现了一个内外和谐、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状态。

“翔泳归仁,中外禔福”表达了对仁德之心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内部外部都能享受福祉的期盼。接下来的“绩踰黜夏,勋高剪商”可能是在颂扬历代帝王的功业与智慧。

“武陈七德,刑设三章”则是对皇帝军事与法律方面的英明决策给予高度评价。紧接着,“祥禽巢阁,仁兽游梁”中的“祥禽”、“仁兽”等形象增添了诗歌的吉庆氛围。

最后,“卜年惟永,景福无疆”表达了对皇帝统治长久和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这些精心构思的意象与辞藻,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美学,以及对君主专制下社会秩序的赞颂。

收录诗词(646)

不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景云舞

惟睿作圣,惟圣登皇。精感耀魄,时膺会昌。

舜惭大孝,尧推让王。能事斯极,振古谁方。

文明履运,车书同轨。巍巍赫赫,尽善尽美。

衢室凝旒,大庭端扆。释负之寄,事光复子。

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

游衣复道,荐果初年。新庙奕奕,明德配天。

形式: 四言诗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歆和

崇禋已备,粢盛聿修。洁诚斯展,钟石方遒。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郊庙歌辞.享孔子庙乐章.迎神

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

亿龄规法,万载嗣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郊庙歌辞.享孔子庙乐章.送神

醴溢牺象,羞陈俎豆。鲁壁类闻,泗川入觏。

里校覃福,胄筵承祐。雅乐清音,送神具奏。

形式: 四言诗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