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颂(其三)

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

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十二时颂(其三)》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修行的奥义。

首句“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开篇即以禅语点题,提出“无明”为人生痛苦之源,而释迦牟尼佛亦曾深陷其中,以此引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迷失于表象,未能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因此不断地在苦海中挣扎,不知疲倦地追求。

“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欲望与情感驱动下的盲目行为,将自己置于世俗的束缚之中,成为他人观念的奴隶,失去了自我。最后,“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则提出了修行的真谛:真正的解脱并非通过外在的追寻或他人的指引,而是需要个体内心深处的觉醒与超越,如同问取虚空,寻求那超脱尘世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于人生、修行和解脱的深刻见解,鼓励读者跳出世俗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40)

宝志(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颂(其四)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

假使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

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

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形式: 古风

十二时颂(其五)

日南午,四大身中无价宝。

阳焰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任你朝阳几回暮。

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形式: 古风

十二时颂(其六)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

他家文字没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

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止。

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形式: 古风

十二时颂(其七)

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

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

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

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