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知诗(其十五)沈周先生

有华东阳,烨于吴门。古有遗高,展也兹存。

孰为先生,秀降三辰。胸集万宝,手挥五云。

九渊湛映,千茝齐芬。鹤跱霄逵,抗百风尘。

维予二祖,式契且姻。亲公自髫,属于夕昕。

齿惟父子,视犹季昆。聚晤员员,援推勤勤。

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鶱。

安知乘马,班如迍邅。终需于泥,以卒岁年。

余既暮矣,公犹岿然。于何不臧,自遐不因。

一往不复,追悔空辛。岂念平生,我思古人。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对沈周先生的怀念之作。诗人首先赞美沈周先生在吴门之地的杰出才华,如同星辰般耀眼,具有古代贤人的高尚遗风。沈先生学识渊博,才情出众,犹如鹤立鸡群,能抵挡世间风雨。诗人将自己与沈先生的关系比作亲族间的深厚联结,从小相识,如同兄弟一般亲密。

诗人称赞沈先生为优秀的史学家,堪比左丘明和司马迁,又期望他能像鹏鸟展翅,翱翔天际。然而,他也感叹沈先生的命运多舛,如同驾车者遭遇困顿,最终陷入困境。诗人深感遗憾,如果早知如此,当初应更加珍惜与沈先生的交往,如今追悔莫及。

诗中表达出对沈周先生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而沈先生仍然坚韧如山的感慨。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未能更好地借助沈先生的智慧,表达了对沈周先生深深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怀知诗(其十六)本郡使君南海林公

昌哉我牧,百夫之特。瞬洞万棼,平吞四渤。

经库储学,智囊韬识。鸾刀一振,百截以讫。

吴材总升,胡特我特。载笑载言,载咏以绎。

有作斯属,惭孤善述。冥留灵逝,奚赎身百。

九京有知,有茹阗臆。

形式: 四言诗

怀知诗(其十七)陆冢宰

陆缔于我,好也奕世。中丞汪汪,视实兄弟。

翔泳殊能,逵磐别致。川梁无接,櫑镡遥契。

南都于遘,日以文会。勖哉进修,驩然游艺。

鸥鹭先盟,江湖结气。公绩平寇,尚克铭纪。

首聚须臾,夙约载厉。迨登掌武,爰均四海。

迹用地隔,礼有嫌废。穹渊契阔,恍若越世。

恩谴公被,不才余弃。聚散忽再,幽明永异。

终则群疑,始亦何讳。丹诚寸积,悠悠两在。

天吴昼掠,鳌波夕沸。芒芒大壑,魂兮何寄。

形式: 四言诗

怀知诗(其十八)朱孝廉

秀矣孝廉,名驹在谷。白玉清冰,碧梧翠竹。

少游诸老,孤莺乔木。予家日见,匪暝维夙。

黄庭晋度,朱弦汉曲。群公星落,长庚尔独。

后生更仰,鸡群昂鹄。颓然顺化,行阅沧陆。

修年默逝,亦可世哭。雅绪君断,更莫彼续。

来英日富,风流绝目。前修履践,流膏碎馥。

嗟子勤哉,堆箱叠腹。繄我与君,髧皓相逐。

今我视众,如君我瞩。馀霜犹几,三叹不足。

形式: 四言诗

怀知诗(其十九)朱文学尧民

葑亦多彦,哿矣两朱。昆丘连璧,峄阳双梧。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寒泉冬洁,菉竹秋臞。

积百媚学,孰俪君劬。宵闻片籍,屏寐以须。

失之皇皇,获之愉愉。抛裘喷炙,投玉捐珠。

珍香宝茗,法绘名书。清谈晏对,日坐仙区。

爱我维笃,弃我亦徐。怅其邈矣,临风永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