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中庭韵

平公卓锡滇海南,出世有如优钵昙。

庭前柏树曾手种,堂下玉板容我参。

谈禅直解心即佛,从师独见青出蓝。

随身一瓶与一钵,碧山为伴云为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滇南的隐居生活,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首句“平公卓锡滇海南”,以“卓锡”这一佛教术语,形象地描绘了高僧在滇南的隐居之地,暗示其修行的神圣与独特。接着,“出世有如优钵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高僧的出世比作优钵昙花,象征其修行的纯净与高洁。

“庭前柏树曾手种,堂下玉板容我参”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高僧的生活环境与修行方式。柏树的种植与玉板的摆放,不仅体现了高僧对自然的亲近,也寓意着其修行的深入与专注。同时,通过“容我参”这一细节,透露出高僧乐于与人分享智慧,传递佛法的精神。

“谈禅直解心即佛,从师独见青出蓝”两句,揭示了高僧的修行境界。通过“谈禅直解”与“心即佛”的表述,展现了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直接领悟。而“从师独见青出蓝”则表达了高僧在师承的基础上,能够超越前人,展现出独特的修行成果。

最后,“随身一瓶与一钵,碧山为伴云为庵”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高僧简朴而自由的生活状态。一瓶一钵,是其修行的必需品,而碧山与白云,则象征着高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其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传达了对高僧智慧与精神追求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5)

范宗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

初日照云林,寒泉落风磴。

缅怀尘外踪,悠然动清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径]韵

送姚临湘舜弦

沙头一樽酒,含悽强言笑。

欲赋送君诗,情深不能道。

苍茫波上日,杳渺烟中棹。

望眼与江流,悠悠接云峤。

形式: 古风

送性泉吴文学东还

结欢未云久,讵尽平生语。

执手临路隅,离觞聊一举。

残钟草堂夕,落雁芦洲雨。

相忆渺天涯,深悰若为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贫乐轩

长卷束牛腰,箪瓢系牛角。

读书深树中,不知山日落。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