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陟岵寺云律师院

像宇郁参差,宝林疏复密。

中有弥天子,燃灯坐虚室。

心證红莲喻,迹羁青眼律。

玉炉扬翠烟,金经开缥帙。

肆陈坚固学,破我梦幻质。

碧水洒尘缨,凉扇当夏日。

宿禽讵相保,迸火烟欲失。

愿回戚促劳,趋隅事休逸。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宫殿高低错落,珍宝树林疏密有致。
其中居住着无边的君王,他在空寂的室内点燃灯火。
心悟如红莲般清净,行为遵循青眼律法。
玉炉升腾绿色烟雾,金色的经典书卷打开在薄册上。
广陈严谨的学问,打破我梦境般的凡俗之躯。
碧绿的水流洗涤尘埃,凉扇驱散夏日炎热。
夜宿的鸟儿难以自保,火焰在烟雾中摇曳将逝。
但愿能从忧虑中解脱,去角落享受宁静与安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深山古寺中的修行生活。开篇“像宇郁参差,宝林疏复密”形象地描绘了寺院四周参差不齐的树木和稀疏而密集的宝林,这些自然景物构成了僧人修炼的静谧环境。

“中有弥天子,燃灯坐虚室”则具体指出了寺院中的主体人物——一位佛门中的高僧,他在寂静无声的夜晚独自燃灯冥想,表达了他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状态。

“心證红莲喻,迹羁青眼律”中的“红莲喻”指的是佛教中常用的莲花比喻,象征着清净和智慧;“迹羁青眼律”则可能是指僧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规律来修炼心性,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玉炉扬翠烟,金经开缥帙”描绘了寺院中香火缭绕和诵经之景象。玉炉喷吐的不是普通的烟雾,而是清净高洁的翠烟;金经则代表着佛法的宝贵和神圣。

“肆陈坚固学,破我梦幻质”表达了僧人对佛法修炼的坚定态度,以及通过这种修炼打破世间一切虚幻不实之物的决心。

“碧水洒尘缨,凉扇当夏日”则是对寺院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写,清澈的溪流和凉爽的扇子都为僧人的修行提供了舒适的条件。

“宿禽讵相保,迸火烟欲失”中的“宿禽”可能指的是夜晚栖息的鸟类,“讵相保”则表明这些禽兽也在寺院中找到了一份安全和平静;而“迸火烟欲失”则是对即将熄灭之火光与烟雾的描绘,可能象征着某种境界或状态的临近消逝。

最后,“愿回戚促劳,趋隅事休逸”表达了僧人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繁杂和劳碌,向往一种简单而安宁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院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清净的宗教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56)

杨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彻公

北风吹霜霜月明,荷叶枯尽越水清。

别来几度龙宫宿,雪山童子应相逐。

形式: 古风

游陆先生故岩居

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

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

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

深林无阳晖,幽水转鲜碧。

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

结念候云兴,烧香坐终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游峡山寺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

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

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

端溪瀰漫驶,曲涧潺湲流。

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

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

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

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登紫霄峰赠黄仙师

紫霄不可涉,灵峰信穹崇。

下有琼树枝,上有翠发翁。

鸡鸣秋汉侧,日出红霞中。

璨璨真仙子,执旄为侍童。

焚香杳忘言,默念合太空。

世华徒熠耀,虚室自朦胧。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

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兹焉悟佳旨,尘境亦幽通。

浩渺临广津,永用挹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