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有怀

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

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

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

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德祥所作的《新秋有怀》,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先,“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初秋刚刚到来,但秋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暗示着季节更替的微妙与迅速。这里的“纷纷”二字,不仅形容了秋叶飘落的情景,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进一步描绘了初秋特有的景象。清晨的凉意从水边传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树叶间传来的声响,似乎在预告着季节的转换。这两句通过感官的细微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与生机。

“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想象着一位高僧静坐于西岭之上,手持短杖,与云雾为伴。这不仅是一幅宁静超脱的画面,也是诗人内心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高僧行迹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的举动会打扰到山中的仙禽(鸾鹤),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尊重与敬畏。这一句既是对高僧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对和谐共生美好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送北禅讲师

秦淮一相见,云鹤两闲身。

共爱青萝寺,俱为白发人。

楚江花后别,吴苑雨中春。

今日因师去,莼乡梦又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僧之松溪寺

师去松溪寺,应添景更清。

洗溪留竹影,扫院著松声。

鸟就阶前宿,云从席上生。

老予无所住,于此亦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秀溪送僧住水西

此水异诸水,何来入此城?

源应多秀色,流亦有清声。

古寺在其上,高僧今独行。

藤枝挂萝壁,于此度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僧归荆州

上人归洞庭,衣带浙山青。

秋院空荆树,凉风度楚汀。

闻钟还驻锡,在路亦持经。

乡士知高行,谈玄处处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