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眼禅师锡振空,石头无路不相通。
俯看尘世三千界,总在空花起灭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碧眼禅师"的人物,他手持锡杖,行走于空灵之地,暗示着他的修行与超然。"石头无路不相通"可能象征着禅师的智慧如同顽石般坚固,却能引导人们通向真理的道路。他俯瞰尘世,观察到世间万物都在"空花起灭"中生灭变化,体现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即一切皆为幻象,唯有空寂才是永恒。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禅师的形象和动作,传达了佛教的哲理和修行者的境界。陈岩作为宋代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
不详
阅尽人间万劫尘,平生结习一无存。
居山更向山头坐,兀兀真成不动尊。
下视眈眈猛若神,世方重利反轻身。
纵教是虎真非石,藜藿来寻亦有人。
神剜鬼划剧幽深,门外藤萝浅结阴。
洞里金仙十年坐,湛然认得本来心。
瘦茎尖叶带馀馨,细嚼能令困自醒。
一段山间奇绝事,会须添入品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