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其六)

扶桑靡由登,六龙信难挽。

我何不量力,欲使白日返。

短景苦相迫,岁节忽成晚。

虫蛰念在春,木落命归本。

循环理固然,天道岂云远。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杂诗六首(其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首句“扶桑靡由登”以神话中的太阳神扶桑树难以攀登,象征着时间不可逆流,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六龙信难挽”进一步强调了时光如逝水,即使是驾驭六龙的神力也无法阻挡。诗人自问“我何不量力,欲使白日返”,表达了对青春不再、岁月匆匆的无奈。

“短景苦相迫,岁节忽成晚”描绘了日影渐短、季节更替的紧迫感,让人意识到时光飞逝,一年将尽。“虫蛰念在春,木落命归本”借物寓意,虫儿在春天蛰伏,树木落叶回归大地,暗示生命的轮回和自然法则。

最后两句“循环理固然,天道岂云远”揭示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规律的认识,认为这是天地间不变的真理,尽管人力无法改变,但对此心存敬畏。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日常景象之中。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一)

周衰麒麟出,汉末黄河清。

见之非其时,徒有嘉瑞名。

古道既缅邈,企慕惟空情。

茫茫千祀上,此义圣所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读史(其二)

堂坳不容杯,渤澥纳百川。

大小何乃殊,其量使之然。

鄙人器易盈,德士心广渊。

美哉黄叔度,千古称其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史(其三)

鲁连天下士,气凌七国雄。

能令一箭书,坐收聊城功。

秦军苟不却,高名亦成空。

当时受黄金,遂与常人同。

所以有志士,千古钦遗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芟草

草生何离离,没我园中路。

每行又复止,念我荷锄去。

对此空叹息,无由展幽步。

芟夷匪力殚,沾裳畏晨露。

沾裳既不可,此意向谁语。

弃置独归来,且当息吾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