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

分红间白汀州晚,拜雨揖风江汉秋。

看谁耐得清霜去,却是芦花先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在红白相间的洲渚上,傍晚时分江汉之间,我向风雨行礼致敬。
看谁能忍受严寒的秋霜,最终却发现是芦苇先染上了白头。

注释

红:红色和白色的。
汀州:水边平地或小洲。
晚:傍晚。
拜雨揖风:向风雨行礼。
江汉:长江和汉水。
秋:秋天。
耐得:能忍受。
清霜:寒冷的秋霜。
却:转折,反而。
芦花:芦苇的花。
先白头:先变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汉景象,诗人在晚间的汀州之地,见证了红色的蓼花与白色的芦苇交织在一起的美丽画面。"拜雨揖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秋天到来的感慨。

"看谁耐得清霜去"这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秋天的清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观察那些能够承受住这份清冷和寂寞的存在,而"却是芦花先白头"则表明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也有事物会因为季节更替而显得苍老。这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更隐喻着人生易逝、青春不再。

整首诗通过对蓼花和芦花在秋天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2)

佚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的皪堪为席上珍。银铛百沸麝脐薰。

萧娘欲饵意中人。

拈处玉纤笼蚌颗,剥时琼齿嚼香津。

仙郎入口即轻身。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清音见江来,载酒送江去。

形式:

锦石岩(其二)

倚空峻壁列松杉,水色岚光总不凡。

一段画图奇绝处,夕阳天际认归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锦石岩(其一)

巉巉怪石锦鲜明,不假人为自织成。

频向水晶帘外立,泉声那更杂溪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