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亩摇湘绿,漪漪与静宜。
避人酬橘隐,延月赋襟期。
鹤至自华表,客来歌竹枝。
谢家兰玉富,不似锦绷儿。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一亩摇湘绿”,以“一亩”形容竹林的规模,用“湘绿”描绘竹叶的翠绿,仿佛整个竹林都在轻轻摇曳中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接着,“漪漪与静宜”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宁静氛围,水波微动,与周围的静谧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平和而深邃的意境。
“避人酬橘隐,延月赋襟期。”这两句通过隐士与月亮的互动,展现了竹林中的隐逸生活。隐士在竹林深处与橘树为伴,远离尘嚣,月光下赋诗抒怀,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鹤至自华表,客来歌竹枝。”鹤是高洁之鸟,常被用来象征高雅与纯洁。此句描绘了鹤从华表(古代用于报时或警示的高台)飞来,与竹林的和谐共处,以及远方客人的到来,他们以竹枝为伴,吟唱着竹枝曲,增添了竹林的生动与活力。
最后,“谢家兰玉富,不似锦绷儿。”这里运用了典故,将竹林比作谢家的兰花与美玉,寓意其高雅与珍贵,同时又与“锦绷儿”形成对比,后者可能指华丽但缺乏内涵的事物,以此强调竹林的自然之美与内在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向往。
不详
爱此青钱小,移舟傍浅湄。
团青迎浴佛,脆绿未巢龟。
翠幄钿孤镜,瑶田葑四维。
微风翻嫩紫,半捲欲开时。
车才闭户成,轮未碾青冥。
兰夭腾馀馥,萧荣独欠馨。
方看过秦手,续草太玄经。
早惜黄陈死,无人哭小邢。
故家寻钓鳌,遗俗问佛世。
喜逢十六人,不闻四句偈。
风姿如隐槃,服御乃古制。
开卷发遐想,瞪目得熟睨。
绝溪将安之,深厉浅则揭。
岸登植瘦策,石踞整坏毳。
预流逮无学,劝进惮劳勚。
岿然望等妙,迢递苦跋疐。
悠悠马不前,亹亹驾辄税。
弗悟燕安毒,遂失远大计。
双林受遗托,久视不得逝。
岂知古龙象,所向必超诣。
弗践极则处,弗到弗小憩。
朅来吊形影,相与话情契。
丁宁勇著鞭,同振木方袂。
溧阳令尹果谁欤,陆少蓬翁小伯鱼。
佳客来时须问字,丈人好处略瞻乌。
俸钱撙节开家集,官事那容读父书。
独欠旧时穷少府,琴堂相对撚吟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