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过国臣弟南庄

凤皇墩下扣柴关,篱落黄花手自攀。

适野亦堪酬令节,避高应不到名山。

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

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拜访其弟弟国臣在南庄的庄园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凤皇墩下扣柴关”,以“凤皇墩”象征高雅与尊贵,通过“扣柴关”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这一独特景致的探索与亲近。接着,“篱落黄花手自攀”描绘了诗人亲自采摘篱笆边盛开的菊花,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适野亦堪酬令节”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郊游野餐是庆祝重阳佳节的合适方式,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避高应不到名山”则暗示了诗人更倾向于亲近自然而非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他愿意在水边静坐,享受月光下的宁静,直到兴致满足才返回。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诗人站在小桥上回望,只见一片碧绿的湾湾水景,心中满是喜悦与满足。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拜访弟弟庄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顾台州华玉

秋晚怀人思欲荒,东南江水隔钱塘。

山高故近台三象,郡僻真悬海一方。

他日曾看周砥柱,何时能剪召甘棠。

观风定有新诗句,愿托王生为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春

庭草犹枯渐有情,檐声如雨雪初晴。

缘江积冻朝寻径,匝市浮烟午出城。

风信巳非前九烈,月华应为上元明。

梅花两树香如许,误道诗人在冉泾。

形式: 七言律诗

得章司成枫山先生书

司成书自道卿传,千里枫山越四年。

风雨梦从初起处,江湖心在未归前。

数盘谷可容君筑,万里门曾泊我船。

闻说临风多感慨,乾坤回首一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戊寅八月以容春集托乔司马寄王中丞虎谷越岁司马以集还因得中丞之讣

隔岁书回不拆封,惊闻虎谷失髯翁。

风骚辽阔遗音在,江汉萧条老眼空。

壮志欲从汾左右,清声曾动陜西东。

七年又洒柴墟泪,屈指交游俯仰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