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三)》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的画面。首句“铁骑蹴交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骑兵队伍如猛虎下山,踏过交河(古代河流名)的壮阔场景。接着,“衔枚半夜过”点出夜行军的神秘与紧张气氛,枚是古人行军时防止喧哗的器具。
“雪花凝锁甲”写出了严寒天气中士兵们的装备被冰雪覆盖,显示出环境的艰苦和战斗的决心。“月色冷雕戈”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兵器在月光下的冷峻,暗示着即将来临的战斗。
“黠虏俱亡命,连营尽凯歌”两句,通过对比敌人的狼狈逃窜和我军的胜利歌声,凸显了战争的胜负和士气的高昂。最后一句“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以青冢(指王昭君墓)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和平协议未能彻底消灭敌人的遗憾,以及对英勇牺牲者的怀念和对妥协的不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豪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沉思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