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贞壮中秋前一夕同过社园韵

今朝与子共明月,忽漫十年回首看。

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

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

莫更团圞叹遥夜,一时圆缺且相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今晚与你共享明月,忽然想起已过去十年。
何止昨晚的天气变化多端,我已满头白发如雪霜般斑驳。
月光下柏树换上了秋天的色彩,水中的野鸭在寒冷中不再做梦。
别再感叹这漫长的夜晚,月亮的圆缺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注释

今朝:今晚。
子:你。
共:共享。
明月:明亮的月亮。
忽漫:忽然想起。
十年:十年时间。
回首:回顾。
何止:岂止。
昨宵:昨晚。
晴雨异:天气变化多端。
不胜:难以承受。
华发:白发。
雪霜盘:如雪霜般斑驳。
照人:照亮人。
柏换秋来色:柏树换上秋天的颜色。
在水凫:在水中的野鸭。
休梦:停止做梦。
莫更:别再。
团圞:团聚或愁苦的样子。
叹:感叹。
遥夜:漫长的夜晚。
一时:此刻。
圆缺:月亮的盈亏。
相安:顺其自然。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和贞壮中秋前一夕同过社园韵》。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中秋前夜共赏明月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今朝与子共明月"描绘了共享良辰美景的温馨画面,"忽漫十年回首看"则流露出对过去十年时光飞逝的惊讶和感叹。

"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通过对比昨夜的天气变化和诗人自身的白发增多,暗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借柏树在秋天的变化和水鸟栖息的寒意,进一步渲染了时光变迁的凄凉感。

最后两句"莫更团圞叹遥夜,一时圆缺且相安"劝慰自己和朋友不必过于伤怀于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应接受月亮的盈亏变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人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诸贞壮南归

晨鸡告熹微,夜铎响不敌。

南街动役车,乱起在朝夕。

十年子不来,去欲万里息。

梗修江浦驾,邅回汉皋驿。

河冰宵始合,川树绿犹积。

栖栖天下事,皇皇行路客。

风尘不共聚,湖山乱无极。

闵予说诗书,欲归失乡国。

老作幕府宾,愿子盍家食。

今归良足欣,残贼阻于役。

形式: 古风

岁朝

水仙初作岁朝图,不见车尘曲巷驱。

只为人情生感叹,放翁原不在屠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正月五日雪过北海

一冬无雪入春来,初日横窗曙未开。

闲户当阶如见月,命车亭午始登台。

方方地坼难降蛰,藉藉冰层更作堆。

天意可能回麦候,九城枯尽蓫牛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二月六日雪复过北海

便作江湖寂寂看,今朝北海见冰澜。

独留隔岁愆时雪,满落深芦没水滩。

春尚造寒将易暖,树初含绿岂胜残。

思量已是花朝近,一再迟归为牡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