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杂诗二首(其一)

俗士苦纷竞,此心本无尘。

功名乃外物,了不关吾身。

吾身复何有,形神假相亲。

天地开一室,日月挟两邻。

有生即有化,如晏之必晨。

但得酒中了,亦足称达人。

挥戈欲却日,小力自不量。

何如任天运,闭门坐齐芳。

诗书列四隅,著我于中央。

夏卧北窗风,隆冬曝朝阳。

但有藜藿羹,亦足充饥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智者形象。诗人以“俗士”与“此心”对比,强调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纷扰的隔离。功名利禄被视为外在事物,与个人心灵无关,体现了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我与形神的关系,认为天地间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日月相伴,象征着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共处。生命与变化相随,如同夜晚之后定会迎来黎明,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理解。

诗人主张在酒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认为这足以成为通达人生智慧的方式。他甚至想要挥动戈矛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意识到力量有限,不如顺应天命,闭门静坐,享受自然之美。诗中提到的书卷与藜藿羹,象征着精神的富足与生活的简朴,强调了内在世界的丰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内心与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

刘从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杂诗二首(其二)

少为饥所驱,老为病所迫。

人生能几何,东阡复南陌。

急须沽酒来,一笑举大白。

浩歌草木振,起舞天地窄。

同欢二三子,谁主复谁客。

浮沉大浪中,毕竟归真宅。

岁月去何速,老炎变新凉。

游子久不归,回首望大梁。

风埃惨如此,何处真吾乡。

野菊明落日,林枫染飞霜。

劝我一杯酒,悠然秋兴长。

形式: 古风

和渊明始春怀田舍

家食自不恶,菽水甘清贫。

学道未有得,读书亦良勤。

虽勤竟何补,俛首愧古人。

静言阅世故,来者日月新。

况复抱沉疴,百忧无一忻。

安得卫生诀,益我华池津。

恍如一梦觉,不与万法邻。

野人借问我,恐是刘遗民。

形式: 古风

和渊明饮酒韵

日入了公事,援琴洗尘喧。

秋堂一灯明,清响到夜偏。

弹罢枕书卧,渺然梦青山。

山英向我问,君驾何时还。

家僮忽唤觉,惆怅不能言。

形式: 古风

腊日次幽居韵

世务方扰扰,人生何营营。

不如不出门,坐頣天地情。

泰中有否来,阴极即阳生。

掀髯一笑起,窗外风铎鸣。

看云偶独立,踏雪时閒行。

最爱朝日升,负暄向南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