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目与肠俱断,不见延平病雁回。
若不从公天上去,定应随我雪中来。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赵文所作的《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国公冢(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故去的信国公深深的怀念之情。"十年目与肠俱断"一句,诗人用十年的时间跨度,强调了对信国公的思念之深,连眼睛和肠胃都感到痛苦。"不见延平病雁回"借用了南唐李煜词中的典故,以病雁比喻信国公,表达了未能再见的遗憾,暗示信国公如同离世的雁,再也无法归来。
后两句"若不从公天上去,定应随我雪中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设想如果信国公还在,他要么已经升天,要么会如雪中的幽灵般陪伴自己,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哭得愁云转不晴,山风吹泪欲成冰。
两年不过西州路,今日来登下马陵。
气概堂堂压九州,谁知零落此荒丘。
却烦野老编松叶,怕有牛羊上冢头。
共出长汀恰此朝,荒山露宿草萧萧。
如今踏雪来看冢,回首当时未寂寥。
天亦寒痴日易曛,客情黯黯似春云。
不知细雨止还作,自倚篮舆看水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