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中书仙诗二首(其一)

清旦发玄洲,日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睹,寥廓下无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风光的古诗,通过对清晨与傍晚景象的对比,以及昆山、流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达。

“清旦发玄洲,日暮宿丹丘”两句,分别勾勒出一天中光影的变迁,清晨启航于神秘的玄洲,傍晚则泊息在丹丘之下,这不仅是时间流转的写照,更是心灵空间的拓展。

“昆山西北映,流泉东南流”两句,则以昆山与流泉为画面中心,将自然景观与方位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意境。昆山如同一幅永恒的画卷,而流泉则是这画卷中动人的生命线索。

“霓裳拂流电,云车委轻霰”两句,通过霓裳与流电、云车与轻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无常。霓裳如同仙衣,轻拂着天际之电;云车则是天地间的使者,将轻霰洒落人间。

“峥嵘上不睹,寥廓下无见”两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与深邃之境的追求。峥嵘之上,已无法窥测;寥廓之下,也是看不见尽头,这是在形象地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艺术造诣。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山水旅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飞翔。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范金诚可则,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先铸首山铜。

瑰姿信岩崿,奇态实玲珑。

峰嶝互相拒,岩岫杳无穷。

赤松游其上,敛足御轻鸿。

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

岭侧多奇树,或孤或复丛。

岩间有佚女,垂袂似含风。

翚飞若未已,虎视郁馀雄。

登山起重障,左右引丝桐。

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

如彼崇朝气,触石绕华嵩。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陆慧晓百姓名诗

建都望淮海,树阙表衡稽。

井干风云出,柏梁星汉齐。

皇王临万宇,惠化覃黔黎。

吉士服仁义,宿昔秉华圭。

庸贤起幽谷,钦言非象犀。

端委康国步,偃息召邦携。

举政方分策,易纪粲金泥。

伊余沐嘉幸,由是别园畦。

曾微涓露答,光景遂云西。

方随炼丹子,薄暮矫行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和竟陵王抄书诗

教微因弛辔,维峻属贞期。

义乖良未远,斯文焕在兹。

超河综绝礼,冠楚缀沦诗。

披縢辨蠹册,酌醴访深疑。

澄流黜往性,泛略引前滋。

汉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

绿编方委阁,素简日盈辎。

空幸参鸳鹭,比秀恧琼芝。

挹流既知广,复道还自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其一)

夭矫乘绛仙,螭衣方陆离。

玉銮隐云雾,溶溶纷上驰。

瑶台风不息,赤水正涟漪。

峥嵘玄圃上,聊攀琼树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