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四祖大医岩

大医岩岩石所护,大医无恙石无故。

此时医去石亦隳,我知造物本无迕。

一生老胁不即床,更欲得饱知无方。

禹三过门不及室,仅有一发传之汤。

丈夫事难有如此,子尝折肱父堕齿。

我宁忍死不忍欺,坐听寒岩落松子。

东山旧食西山薇,许身长作山中归。

白头司马有家法,童子虽弱胜吾衣。

我来拊石三恸哭,莓苔不惊雨新沐。

山空寂寥医不来,蚍蜉大树空崔嵬。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医岩岩石所庇护,医术高超无疾病。
医者离去,石头也毁坏,造物本无违逆的道理。
一生病弱,背疼不能卧床,只求饱餐却无良方。
大禹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仅以一勺汤水传家训。
男子汉事业艰难如斯,儿子曾折断手臂,父亲失去牙齿。
我宁可忍受死亡也不愿欺骗,静听寒岩松子落下声。
东山曾食薇菜度日,我愿终身隐居山林。
白发司马家风严谨,幼童虽弱胜过我衣裳。
我来到这里,三次痛哭在石旁,莓苔如新沐雨后。
山中空寂,医生不再来,小虫大树显威严。

注释

大医:医术高明的人。
岩岩石:形容保护之坚固。
无恙:没有疾病。
造物:大自然。
迕:违背。
胁:肋骨。
即床:靠近床榻。
禹:大禹。
室:家室。
汤:热水。
折肱:折断手臂。
父堕齿:父亲失去牙齿。
忍死:忍受死亡。
欺:欺骗。
东山:隐居之地。
薇:野菜。
司马:古代官职。
家法:家族传统。
拊石:抚摸石头。
恸哭:悲痛大哭。
莓苔:青苔。
新沐:刚洗过。
蚍蜉:大蚂蚁。
崔嵬:高大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书四祖大医岩》,通过对大医岩的描绘,表达了对医术高超、品德高尚的医者的敬仰和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大医岩为载体,寓言般地讲述了一位医者如同岩石般守护着世人健康,但最终也会随时间而消逝的故事。他感叹医者一生辛劳,如禹治水般付出,却可能无法享受家庭的温暖。诗人还提到自己宁愿坚守真实,也不愿欺骗,即使面对孤独,也能像山中的隐士一样坚韧。

"禹三过门不及室"引用大禹治水的典故,象征医者的无私奉献;"子尝折肱父堕齿"则借喻医者经历的艰辛。诗人自比为白头司马,虽然年迈但仍坚守医道,强调了医者的责任感。最后,诗人对着大医岩悲泣,表达对医者的哀悼,以及对医道衰落的感慨,山间的寂静和大树的孤独形象,深化了这种寂寥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医者精神的崇高敬意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七)

东家熟黄粱,西家梦飞盖。

起来试扪腹,阅人莫如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九)

何年倦霖雨,言田亦公心。

一犁不入土,无因致千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八)

冠以新故爱,履以弊故捐。

锱铢在人手,吾衡亦徒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三)

人生易与耳,一饭当倚栏。

妇蚕子耕耨,辛苦输县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