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医岩岩石所护,大医无恙石无故。
此时医去石亦隳,我知造物本无迕。
一生老胁不即床,更欲得饱知无方。
禹三过门不及室,仅有一发传之汤。
丈夫事难有如此,子尝折肱父堕齿。
我宁忍死不忍欺,坐听寒岩落松子。
东山旧食西山薇,许身长作山中归。
白头司马有家法,童子虽弱胜吾衣。
我来拊石三恸哭,莓苔不惊雨新沐。
山空寂寥医不来,蚍蜉大树空崔嵬。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书四祖大医岩》,通过对大医岩的描绘,表达了对医术高超、品德高尚的医者的敬仰和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大医岩为载体,寓言般地讲述了一位医者如同岩石般守护着世人健康,但最终也会随时间而消逝的故事。他感叹医者一生辛劳,如禹治水般付出,却可能无法享受家庭的温暖。诗人还提到自己宁愿坚守真实,也不愿欺骗,即使面对孤独,也能像山中的隐士一样坚韧。
"禹三过门不及室"引用大禹治水的典故,象征医者的无私奉献;"子尝折肱父堕齿"则借喻医者经历的艰辛。诗人自比为白头司马,虽然年迈但仍坚守医道,强调了医者的责任感。最后,诗人对着大医岩悲泣,表达对医者的哀悼,以及对医道衰落的感慨,山间的寂静和大树的孤独形象,深化了这种寂寥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医者精神的崇高敬意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不详
东家熟黄粱,西家梦飞盖。
起来试扪腹,阅人莫如带。
何年倦霖雨,言田亦公心。
一犁不入土,无因致千金。
冠以新故爱,履以弊故捐。
锱铢在人手,吾衡亦徒悬。
人生易与耳,一饭当倚栏。
妇蚕子耕耨,辛苦输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