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场在胜果寺举行的聚会,诗人郑善夫以“集胜果寺分得眠字”为题,巧妙地融入了“眠”字,展现出一场充满雅趣与深意的文人聚会。
首句“寺阁兹辰会”,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时间,寺阁中聚集着众多的宾客,皆是世间的贤士。次句“宾朋尽世贤”,进一步强调了参与者的身份与地位,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汇聚一堂。
接着,“云山兼胜日,岩壑得高眠”,描绘了聚会当日的自然风光与氛围。云雾缭绕的山峦与岩石间,宾客们得以享受宁静的休息时光,仿佛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不仅展现了景致之美,也暗喻了文人们在喧嚣尘世中寻得的一片净土。
“移席竹林晚,题诗花蕊妍”,则描述了聚会的活动内容。随着夜幕的降临,宾客们将席位移至竹林之中,享受晚风的轻拂。在此期间,大家挥毫泼墨,题诗于纸上,笔下的文字如同花蕊般鲜艳夺目,既是对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友谊与才情的歌咏。
最后,“燕鸿何意绪,来往各翩翩”,以燕子与鸿雁的飞翔作为比喻,表达了聚会中宾客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无论是燕子还是鸿雁,它们的飞翔都充满了诗意,象征着文人们在聚会中的畅谈与交流,以及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情趣,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真挚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