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亭六首(其三)

花龛高挂天,飞影不著地。

鸣铎下虚空,谁悟岩头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山中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花龛高挂天,飞影不著地。”这两句以“花龛”比喻亭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悬挂在天空之中,既显出亭阁的高耸,又暗示了它与世隔绝的静谧。而“飞影不著地”则描绘了亭阁周围光影交错的景象,这些光影似乎在空中飘浮,没有触及地面,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神秘的氛围。

“鸣铎下虚空,谁悟岩头意。”“鸣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悬挂于亭阁之上的风铃,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谁悟岩头意”,则表达了对这种深邃意境的理解之难,或许只有那些心灵纯净、善于感悟的人方能体会其中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表达,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巧妙融合,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8)

刘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翠岩亭六首(其四)

野寺鸣钟晚,斜晖敛翠微。

牛羊下曲径,吾自澹忘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翠岩亭六首(其五)

仙子矞云衣,采得金花草。

服食身欲飞,朱颜不能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翠岩亭六首(其六)

口弄碧玉管,凉飔飒飒轻。

翱翔碧云里,招得董双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厓山吊古

海门斜抱大江流,千古乾坤寄一丘。

不有真人开日月,谁令遗庙祀春秋。

苔封玉籀残僧护,藓蚀金鱼堕泪收。

无限英魂招不得,年年空听杜鹃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