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平山见寄韵

劳劳终日者,少见白头时。

过去事皆梦,未来人不知。

偷生贫是福,真病药难医。

学得巢由隐,无愁可上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终日辛勤劳作的人,很少能见到白头之年。
过去的岁月如梦,未来的际遇无人知晓。
在贫困中苟且偷生,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真正的疾病难以用药物治愈。
学会了巢父、由余的隐居生活,便没有什么忧虑能让眉头紧锁。

注释

劳劳:辛勤劳作。
终日:整天。
白头:头发变白,指老年。
皆:都。
梦:梦境,比喻虚幻。
未来人:未来的人或事情。
偷生:苟且偷生,勉强维持生活。
贫:贫穷。
福:幸福。
学得:学会。
巢由:巢父和由余,古代隐士。
隐:隐居。
愁:忧虑。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和林平山见寄韵》,作者是宋代诗人顾逢。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劳劳终日者,少见白头时”描绘了辛勤劳苦的人们往往难以看到老年白发的时光,暗示了岁月匆匆和人生的不易。接下来,“过去事皆梦,未来人不知”进一步强调过去的经历如同梦境般虚幻,未来的变故又难以预料,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偷生贫是福,真病药难医”这两句揭示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朴素认识,认为在贫困中求生存反而是幸福,而真正的疾病往往难以用药物治愈,暗指内心的困扰更为棘手。最后,“学得巢由隐,无愁可上眉”表达了诗人向往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的生活,不为世事所扰,达到心灵的宁静,没有忧虑可以挂在心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255)

顾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移家春洲寄韵

家具与妻儿,知经几处移。

不堪多病日,顿忆少年时。

犬吠风行叶,鱼惊月在池。

人生俱是寓,无我重流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孤山问梅

欲扣陇头信,侵晨踏雪来。

不知今夜里,先放几花开。

地有孤根在,春从何处回。

向人如解语,约我办樽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孤山梅后

晴雪白漫漫,山中几树残。

但知开处好,谁向落时看。

影不随流水,香犹在曲阑。

飞来和靖鹤,相对立前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枕上

俗念枕边灰,晨钟又唤回。

若无红日出,方免白头催。

花不多时好,人谁百岁来。

死生弹指顷,有酒且衔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