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山草堂

山中幽人爱幽独,远搆茅庐傍崖石。

云边静掩半窗閒,帘外长凝数峰碧。

佳致应知胜辋川,石桥花竹漫相连。

閒心久已狎鱼鸟,落日更听鸣风泉。

别后君还几回首,茂陵仙客深知久。

兴来笔下自纵横,却扫云山系君肘。

予亦常留栖遁怀,见此令人心孔开。

何当拂袖同归去,与汝日醉眠苍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之感。

首句“山中幽人爱幽独”,点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孤独的追求。接着“远构茅庐傍崖石”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茅屋依山而建,与岩石为邻,远离尘嚣。

“云边静掩半窗闲,帘外长凝数峰碧”两句,通过云、窗、帘、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佳致应知胜辋川,石桥花竹漫相连”将眼前的景致与历史上的辋川美景相比较,暗示了此处景色同样迷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

“閒心久已狎鱼鸟,落日更听鸣风泉”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傍晚时分,听着泉水潺潺,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别后君还几回首,茂陵仙客深知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使分别,心中仍挂念着彼此的友情,如同茂陵仙客般深厚长久。

“兴来笔下自纵横,却扫云山系君肘”展现了诗人的创作自由与灵感的奔放,他的笔触不受拘束,如同云山一般自由自在。

最后,“予亦常留栖遁怀,见此令人心孔开。何当拂袖同归去,与汝日醉眠苍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与友人一同归隐,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收录诗词(16)

郑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泠台

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

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

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登鼓山寺

冠盖临清境,攀跻契夙心。

悬崖宜远望,邃谷恣幽寻。

石径苍苔合,珠林古木阴。

断烟行处湿,落叶坐来深。

秋色连云暝,钟声与日沈。

不知沧海外,谁伴羽仙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九日登高怀公启公立二先兄

凄凉心绪正堪怜,此日登临倍怆然。

无复谩题鹦鹉赋,有怀空咏鹡鸰篇。

烟林叶落深秋后,萝径猿声向夕边。

浮世几经人事变,惟馀山色自年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九前一日期同社登乌石山

世事悠悠等逝波,休教清景任蹉跎。

百年几遇看山兴,九日还同载酒过。

挂月台前云可席,宿猿洞口鸟能歌。

群公自有飘然兴,谩说参军逸气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