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李生二章(其一)

狮林富经藏,袭沿半糟粕。

意幽理多浅,词诡味难索。

安知微妙义,不于文字著。

元精耿大钧,谁为柄其籥?

但觉日月行,万古迭无错。

人心匿方寸,包涵极寥廓。

知慧讵有歧,根尘究谁缚?

愿持本来意,投之向冥漠。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示李生二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知识、智慧与宇宙真理之间的关系。

首句“狮林富经藏,袭沿半糟粕”,以狮林象征丰富的知识海洋,但其中不乏陈腐无用的知识,暗指学习过程中需要辨别真伪,去芜存菁。

“意幽理多浅,词诡味难索”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的复杂性,意指理解深层道理并非易事,语言表达往往难以完全揭示其深意。

“安知微妙义,不于文字著”提出疑问,强调真正的意义可能超越文字表面,需要深入探究。

“元精耿大钧,谁为柄其籥?”将宇宙比作大器,元精(原始精气)是其核心,却无人能掌握其运作规律,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敬畏和探索欲望。

“但觉日月行,万古迭无错”以日月运行的恒定性象征宇宙法则的不变,暗示真理的存在。

“人心匿方寸,包涵极寥廓”指出人心虽小,却能包容广阔的世界,暗含着个体与宇宙间深刻的联系。

“知慧讵有歧,根尘究谁缚?”提出智慧是否存在分歧,以及外界因素如何束缚个体的问题,引导读者思考自我认知与外界影响的关系。

“愿持本来意,投之向冥漠”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初心,将这份追求真理的热情投入到无尽的探索之中,寄寓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知识、智慧、宇宙真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示李生二章(其二)

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

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

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

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伊何人哉五章章八句

伊何人哉,聿骏其尚。聿鷟其仪,克犹克壮。

天之相兮,君之况兮,国之障兮,民之望兮。

良翰是矜,群丑是惩。匪伊之望,而谁是凭?

无俾厥慝,底于庶徵。视沦弗毖,曷绍为承?

大风其飑,扬彼东海。民曰罔瘉,天子寿岂。

天子股肱,赫赫冢宰。以惠我休,以惩我殆。

见近维灼,斯揽远纲。兢业其慎,自卫亦臧。

自卫之臧,岂曰匪良?有鸟在棘,审色而翔。

令德来贻,福禄尔资。用诫其懔,左右尔依。

不僭不忒,不酷不縻。民皆望伊,我曷怆伊。

形式: 四言诗

铃骑

铃急远尘开,南州飞骑来。

传言极茫昧,侧耳一惊猜。

圣虑频谁慰,民亡亦可哀。

长天风色厉,终使荡纤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恩县秋感四章(其一)

勒马东齐古贝州,苍山赭水漫难收。

祅虹避日天阊皎,秃鹞抟云溟渤秋。

破壁凉镫摇剑气,危谯短篥逼襟愁。

更凭高阜看明月,黄水西来万里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